一、教學重點:
1、洪水、暴雨、雷擊、颱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
2、溺水預防教育。
3、食物中毒預防教育。
4、交通安全教育。
5、用電安全教育。
二、班會環節
1、討論:夏季安全隱患有哪些。
2、面對夏季安全隱患,我們給怎麼辦?
三、洪水、暴雨、雷擊、颱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
1、夏季降雨量充沛,也是洪水、暴雨、雷電、颱風等災害天氣的多發季節,這些災害天氣會給學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
2、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應對災害天氣方面的安全教育。遇暴雨、雷電、風雪等惡劣天氣,不選擇騎車方式出行。
3、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重視學校所在地區關於災害天氣的本土知識的挖掘和開發。
四、溺水預防教育
1、夏季天氣炎熱,游泳和水中嬉戲是學生喜愛的運動和玩樂方式。同時,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庫、沙坑水位上漲,積水較深,游泳和水中嬉戲的安全隱患增加,很多水域不適合學生游泳和玩耍。
2、教育學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遊玩。預防學生發生溺水事故。
3、教會學生游泳,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要採取必要措施,科學預防溺水事故發生。熟練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還要訓練學生在出現溺水的跡象時(如被水草纏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並進行相應的訓練。在開設游泳課的過程中,也要做好相應的防範工作,以防發生意外。
五、食物中毒預防教育
1、夏季氣候炎熱,微生物繁殖很快,食物容易發霉變質,非常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要適時進行食物中毒預防教育和食品衛生教育。
2、學校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由於食用不潔食品或誤食有毒、有害物質所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六、交通安全教育
1、夏季白天時間長,學生放學後戶外活動的時間也長,遇到交通安全隱患的機率也會增加。
2、結合學生常規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學生在上下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斜穿馬路,不在高速上行走,要有意避讓車輛等。
七、用電安全教育
1、夏季用到的電器品種比較多,用電負荷大,容易發生觸電、電火災等事故。
2、對學生進行用電安全教育。
3、學生宿舍的用電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要把這種教育和學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八、結束語:同學們,別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安全知識時時記,注意安全處處提。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幼兒颱風安全教育教案13篇[朗讀]
時間:3月26日 第8周。
主題:普及安全知識,學會避險。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各種避險能力。活動過程:
一 、討論: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隱患。
地震、火災、雷電、颱風、洪水、意外。
二、看視頻:(地震、雷電、颱風的新聞片段)
回答:災難面前?我們該怎麼辦?
三、討論:我們該如何避險
1、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①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
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
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
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
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
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
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
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
閘,關掉煤氣,暫避到。
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
方,或是桌子,床鋪等。
下面,震後迅速撤離。
以防強餘震。
②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③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④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2、防雷四項原則。
①室內比。
室外安全 ②低。
處比高處安全。
③蹲下比站立安。
全 ④ 雷電來。
臨,不要讓自己。
太突出而成為。
「引雷針」。
3、防雷擊安。
全知識競賽(搶。
答形式)。
①、打雷時,在家裡怎樣使用電器。
切斷電源,拔掉電話插頭,同時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更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②、如果打雷、閃電時,我們在戶外,那該怎麼辦呢?
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危險,並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鍊等。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速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③、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該怎麼辦?
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且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④、在空曠場地手是不宜拿哪些東西,不宜做哪些運動。
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儘快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⑤、在室內怎樣防雷。
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在無防雷設施的房間裡儘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有線電話、有源收音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並迅速報警。
⑥、雷擊燒傷如何急救。
雷擊時的電流熱效應可引起電燒傷,使人體炭化成焦狀。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復甦,再處理燒傷創面。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若無敷料可用清潔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時轉送當地醫院救治,並採取抗休克措施。
4、防颱風避險常識。
食物礦泉水有備才無患、手電小照明能派大用場、最怕高空墜物事前做檢查、疏通下水管以防屋進水、住在危險區落腳親戚家、最好不出門騎車不打傘、提醒有車族給車先體檢、停車小事情會出大問題、躲雨有竅門防雷也必要、家中小孩安全要關照。
颱風來的時候,大風會吹落高空的東西,如果有人碰巧從下面路過,很。
容易發生事故,所以說,在颱風來之前,你一定要把家裡的空調室外機、雨篷這些東西固定好,不要忘了把放陽台上的衣架、花盆這些雜物搬進家裡。除了這些,您還要檢查一下門窗有沒有關緊,如果發現有鬆動的門窗,一定要釘牢。在露天或者密封性能不好的`陽台,特別要防止雨水倒灌。另外,不要把家電這些貴重物品放在迎風的窗口下面。
颱風有可能會造成停水停電,所以來之前你要買些日常生活用品。準備好手電筒、蠟燭,水和食品,防止斷電停水;如果您住的地方離菜場、超市比較遠,還要準備好一到兩天的食品和蔬菜。對住在河邊、海邊這些地勢比較低的居民來說,要防河水泛濫,海水倒灌災害,儘可能早地搬到地勢高一點的地方。颱風天裡儘量不要出門了,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穿上醒目的衣服,在路上彎腰慢慢走,儘可能抓住欄杆這些固定物;千萬不要在危舊房、臨時工棚、電線桿、大樹、廣告牌這些地方避風躲雨。颱風過後,看到落地電線,絕對不要靠近,可以先幫忙豎起一塊警示標誌,然後再打熱線報修。
另外,颱風天裡自行車或電動車車頭容易失控,所以颱風來的時候市民最好不要騎車。如果開車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周邊的道路。
四、總結
當然,要學會各種避險知識,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總之,在災難面前,我們一定要沉著鎮定,聽從管理,從來成功避險。
主題:普及安全知識,學會避險。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各種避險能力。活動過程:
一 、討論: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隱患。
地震、火災、雷電、颱風、洪水、意外。
二、看視頻:(地震、雷電、颱風的新聞片段)
回答:災難面前?我們該怎麼辦?
三、討論:我們該如何避險
1、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①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
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
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
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
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
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
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
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
閘,關掉煤氣,暫避到。
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
方,或是桌子,床鋪等。
下面,震後迅速撤離。
以防強餘震。
②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③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④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2、防雷四項原則。
①室內比。
室外安全 ②低。
處比高處安全。
③蹲下比站立安。
全 ④ 雷電來。
臨,不要讓自己。
太突出而成為。
「引雷針」。
3、防雷擊安。
全知識競賽(搶。
答形式)。
①、打雷時,在家裡怎樣使用電器。
切斷電源,拔掉電話插頭,同時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更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②、如果打雷、閃電時,我們在戶外,那該怎麼辦呢?
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危險,並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鍊等。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速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③、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該怎麼辦?
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且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④、在空曠場地手是不宜拿哪些東西,不宜做哪些運動。
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儘快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⑤、在室內怎樣防雷。
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在無防雷設施的房間裡儘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有線電話、有源收音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並迅速報警。
⑥、雷擊燒傷如何急救。
雷擊時的電流熱效應可引起電燒傷,使人體炭化成焦狀。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復甦,再處理燒傷創面。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若無敷料可用清潔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時轉送當地醫院救治,並採取抗休克措施。
4、防颱風避險常識。
食物礦泉水有備才無患、手電小照明能派大用場、最怕高空墜物事前做檢查、疏通下水管以防屋進水、住在危險區落腳親戚家、最好不出門騎車不打傘、提醒有車族給車先體檢、停車小事情會出大問題、躲雨有竅門防雷也必要、家中小孩安全要關照。
颱風來的時候,大風會吹落高空的東西,如果有人碰巧從下面路過,很。
容易發生事故,所以說,在颱風來之前,你一定要把家裡的空調室外機、雨篷這些東西固定好,不要忘了把放陽台上的衣架、花盆這些雜物搬進家裡。除了這些,您還要檢查一下門窗有沒有關緊,如果發現有鬆動的門窗,一定要釘牢。在露天或者密封性能不好的`陽台,特別要防止雨水倒灌。另外,不要把家電這些貴重物品放在迎風的窗口下面。
颱風有可能會造成停水停電,所以來之前你要買些日常生活用品。準備好手電筒、蠟燭,水和食品,防止斷電停水;如果您住的地方離菜場、超市比較遠,還要準備好一到兩天的食品和蔬菜。對住在河邊、海邊這些地勢比較低的居民來說,要防河水泛濫,海水倒灌災害,儘可能早地搬到地勢高一點的地方。颱風天裡儘量不要出門了,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穿上醒目的衣服,在路上彎腰慢慢走,儘可能抓住欄杆這些固定物;千萬不要在危舊房、臨時工棚、電線桿、大樹、廣告牌這些地方避風躲雨。颱風過後,看到落地電線,絕對不要靠近,可以先幫忙豎起一塊警示標誌,然後再打熱線報修。
另外,颱風天裡自行車或電動車車頭容易失控,所以颱風來的時候市民最好不要騎車。如果開車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周邊的道路。
四、總結
當然,要學會各種避險知識,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總之,在災難面前,我們一定要沉著鎮定,聽從管理,從來成功避險。
一、教學重點:
1、洪水、暴雨、雷擊、颱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
2、溺水預防教育。
3、食物中毒預防教育。
4、交通安全教育。
5、用電安全教育。
二、班會環節
1、討論:夏季安全隱患有哪些。
2、面對夏季安全隱患,我們給怎麼辦?
三、洪水、暴雨、雷擊、颱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
1、夏季降雨量充沛,也是洪水、暴雨、雷電、颱風等災害天氣的多發季節,這些災害天氣會給學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
2、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應對災害天氣方面的安全教育。遇暴雨、雷電、風雪等惡劣天氣,不選擇騎車方式出行。
3、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重視學校所在地區關於災害天氣的本土知識的挖掘和開發。
四、溺水預防教育
1、夏季天氣炎熱,游泳和水中嬉戲是學生喜愛的運動和玩樂方式。同時,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庫、沙坑水位上漲,積水較深,游泳和水中嬉戲的安全隱患增加,很多水域不適合學生游泳和玩耍。
2、教育學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遊玩。預防學生發生溺水事故。
3、教會學生游泳,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要採取必要措施,科學預防溺水事故發生。熟練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還要訓練學生在出現溺水的跡象時(如被水草纏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並進行相應的訓練。在開設游泳課的過程中,也要做好相應的防範工作,以防發生意外。
五、食物中毒預防教育
1、夏季氣候炎熱,微生物繁殖很快,食物容易發霉變質,非常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要適時進行食物中毒預防教育和食品衛生教育。
2、學校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由於食用不潔食品或誤食有毒、有害物質所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六、交通安全教育
1、夏季白天時間長,學生放學後戶外活動的時間也長,遇到交通安全隱患的機率也會增加。
2、結合學生常規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學生在上下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斜穿馬路,不在高速上行走,要有意避讓車輛等。
七、用電安全教育
1、夏季用到的電器品種比較多,用電負荷大,容易發生觸電、電火災等事故。
2、對學生進行用電安全教育。
3、學生宿舍的用電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要把這種教育和學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八、結束語:同學們,別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安全知識時時記,注意安全處處提。
1、洪水、暴雨、雷擊、颱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
2、溺水預防教育。
3、食物中毒預防教育。
4、交通安全教育。
5、用電安全教育。
二、班會環節
1、討論:夏季安全隱患有哪些。
2、面對夏季安全隱患,我們給怎麼辦?
三、洪水、暴雨、雷擊、颱風等災害天氣預防教育
1、夏季降雨量充沛,也是洪水、暴雨、雷電、颱風等災害天氣的多發季節,這些災害天氣會給學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
2、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應對災害天氣方面的安全教育。遇暴雨、雷電、風雪等惡劣天氣,不選擇騎車方式出行。
3、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重視學校所在地區關於災害天氣的本土知識的挖掘和開發。
四、溺水預防教育
1、夏季天氣炎熱,游泳和水中嬉戲是學生喜愛的運動和玩樂方式。同時,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庫、沙坑水位上漲,積水較深,游泳和水中嬉戲的安全隱患增加,很多水域不適合學生游泳和玩耍。
2、教育學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遊玩。預防學生發生溺水事故。
3、教會學生游泳,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要採取必要措施,科學預防溺水事故發生。熟練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還要訓練學生在出現溺水的跡象時(如被水草纏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並進行相應的訓練。在開設游泳課的過程中,也要做好相應的防範工作,以防發生意外。
五、食物中毒預防教育
1、夏季氣候炎熱,微生物繁殖很快,食物容易發霉變質,非常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要適時進行食物中毒預防教育和食品衛生教育。
2、學校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由於食用不潔食品或誤食有毒、有害物質所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六、交通安全教育
1、夏季白天時間長,學生放學後戶外活動的時間也長,遇到交通安全隱患的機率也會增加。
2、結合學生常規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學生在上下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斜穿馬路,不在高速上行走,要有意避讓車輛等。
七、用電安全教育
1、夏季用到的電器品種比較多,用電負荷大,容易發生觸電、電火災等事故。
2、對學生進行用電安全教育。
3、學生宿舍的用電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要把這種教育和學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八、結束語:同學們,別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安全知識時時記,注意安全處處提。
一、設計意圖:
颱風"天鴿"侵襲了我們廣東,經過長時間的暴雨侵襲,廣東部分地區經歷了多年未見的澇害,許多街道被大水淹沒。因為颱風原因,全市範圍內要求小學、幼兒園停課兩天。這是一個發生在幼兒身邊的重大新聞,如何讓孩子從發生在身邊的新聞中了解事件的原因、發展情況,並運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及從事件中學習安全知識,懂得保護自己,這是設計此活動的出發點。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風。
2.對颱風的形成及危害有初步的了解。
3.掌握基本的自保方法。
4.能夠用不同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對颱風的看法。
三、活動準備
氣球、風鈴、小風箏、電風扇等實物、颱風的視頻錄像,幼兒坐成半圓形。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逐一出示物品:氣球、風鈴、小風箏,然後教師請出一位神秘的"朋友"。老師說:"看它來了,知道它是誰嗎?"教師利用電風扇將氣球、風鈴、小風箏吹動起來。引出風。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物體的變化都是因為風來了。
提問:這些物體為什麼會動起來?(幼兒自由發言)?
2、引導幼兒思考風是怎麼樣的呢?突出風是看不見,摸不著,抓不住的東西可是我們可以用眼睛看到風的蹤跡,用身體感受到風?
操作觀察:教師出示氣球和電風扇,請幼兒觀察氣球被風吹動的方向和變化。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電風扇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調動不同的風力讓幼兒親身感受觀察風的方向和變化。
(二)引出不同種類的風,了解風知識,知道颱風是怎樣形成的。
1、讓孩子大膽的說出颱風來時的感受,用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物體在颱風中的情景。(幼兒自由發言、表演)同時誦讀一首兒歌:
《颱風》。
颱風是一隻兇猛的大老虎。
它一吼,小樹見它搖頭,小鳥嚇得鑽進鳥窩,還把海水弄得直搖晃。
颱風是一個邪惡的老巫婆。
她一來,就帶來了狂風和暴雨,吹倒了房屋,淹沒了禾苗。
2、讓幼兒觀看颱風視頻錄像,與孩子一起說說感受。
3、及時教授孩子在颱風保護自己的方法。
颱風前。
要經常收聽電台、電視以了解最新的颱風動態(颱風預警信號)。
收起屋外容易被吹起掉落的物品如:衣物、花盆等,檢查並且準備關好門窗;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裡,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颱風中。
留在家裡,不能到外面玩耍。
不能靠近玻璃門窗,以免玻璃破碎扎傷。
颱風後。
觀看、了解颱風動向,確定是否已經安全;
颱風過後需要注意環境,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經過低洼或水池時觀察確認沒有電線掉落及底部地面的平坦。
(三)結束語: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颱風,小朋友用不同的用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物體在颱風中的情景真的趣。那以後小朋友在遇到在颱風的時候都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颱風"天鴿"侵襲了我們廣東,經過長時間的暴雨侵襲,廣東部分地區經歷了多年未見的澇害,許多街道被大水淹沒。因為颱風原因,全市範圍內要求小學、幼兒園停課兩天。這是一個發生在幼兒身邊的重大新聞,如何讓孩子從發生在身邊的新聞中了解事件的原因、發展情況,並運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及從事件中學習安全知識,懂得保護自己,這是設計此活動的出發點。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風。
2.對颱風的形成及危害有初步的了解。
3.掌握基本的自保方法。
4.能夠用不同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對颱風的看法。
三、活動準備
氣球、風鈴、小風箏、電風扇等實物、颱風的視頻錄像,幼兒坐成半圓形。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逐一出示物品:氣球、風鈴、小風箏,然後教師請出一位神秘的"朋友"。老師說:"看它來了,知道它是誰嗎?"教師利用電風扇將氣球、風鈴、小風箏吹動起來。引出風。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物體的變化都是因為風來了。
提問:這些物體為什麼會動起來?(幼兒自由發言)?
2、引導幼兒思考風是怎麼樣的呢?突出風是看不見,摸不著,抓不住的東西可是我們可以用眼睛看到風的蹤跡,用身體感受到風?
操作觀察:教師出示氣球和電風扇,請幼兒觀察氣球被風吹動的方向和變化。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電風扇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調動不同的風力讓幼兒親身感受觀察風的方向和變化。
(二)引出不同種類的風,了解風知識,知道颱風是怎樣形成的。
1、讓孩子大膽的說出颱風來時的感受,用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物體在颱風中的情景。(幼兒自由發言、表演)同時誦讀一首兒歌:
《颱風》。
颱風是一隻兇猛的大老虎。
它一吼,小樹見它搖頭,小鳥嚇得鑽進鳥窩,還把海水弄得直搖晃。
颱風是一個邪惡的老巫婆。
她一來,就帶來了狂風和暴雨,吹倒了房屋,淹沒了禾苗。
2、讓幼兒觀看颱風視頻錄像,與孩子一起說說感受。
3、及時教授孩子在颱風保護自己的方法。
颱風前。
要經常收聽電台、電視以了解最新的颱風動態(颱風預警信號)。
收起屋外容易被吹起掉落的物品如:衣物、花盆等,檢查並且準備關好門窗;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裡,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颱風中。
留在家裡,不能到外面玩耍。
不能靠近玻璃門窗,以免玻璃破碎扎傷。
颱風後。
觀看、了解颱風動向,確定是否已經安全;
颱風過後需要注意環境,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經過低洼或水池時觀察確認沒有電線掉落及底部地面的平坦。
(三)結束語: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颱風,小朋友用不同的用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物體在颱風中的情景真的趣。那以後小朋友在遇到在颱風的時候都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時間:
3月26日第8周。
主題:
普及安全知識,學會避險。
活動目的:
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各種避險能力。
活動過程:
一、討論: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隱患?
地震、火災、雷電、颱風、洪水、交通意外。
二、看視頻:(地震、雷電、颱風的新聞片段)
回答:災難面前?我們該怎麼辦?
三、討論:我們該如何避險
1、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①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②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③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④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2、防雷四項原則。
①室內比室外安全。
②低處比高處安全。
③蹲下比站立安全。
④雷電來臨,不要讓自己太突出而成為「引雷針」。
3、防雷擊安全知識競賽(搶答形式)。
①、打雷時,在家裡怎樣使用電器。
切斷電源,拔掉電話插頭,同時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更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②、如果打雷、閃電時,我們在戶外,那該怎麼辦呢?
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危險,並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鍊等。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速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③、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該怎麼辦?
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且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
④、在空曠場地手是不宜拿哪些東西,不宜做哪些運動。
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儘快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⑤、在室內怎樣防雷。
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在無防雷設施的房間裡儘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有線電話、有源收音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並迅速報警。
⑥、雷擊燒傷如何急救。
雷擊時的電流熱效應可引起電燒傷,使人體炭化成焦狀。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復甦,再處理燒傷創面。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若無敷料可用清潔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時轉送當地醫院救治,並採取抗休克措施。
4、防颱風避險常識。
食物礦泉水有備才無患、手電小照明能派大用場、最怕高空墜物事前做檢查、疏通下水管以防屋進水、住在危險區落腳親戚家、最好不出門騎車不打傘、提醒有車族給車先體檢、停車小事情會出大問題、躲雨有竅門防雷也必要、家中小孩安全要關照。
颱風來的時候,大風會吹落高空的東西,如果有人碰巧從下面路過,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說,在颱風來之前,你一定要把家裡的空調室外機、雨篷這些東西固定好,不要忘了把放陽台上的衣架、花盆這些雜物搬進家裡。除了這些,您還要檢查一下門窗有沒有關緊,如果發現有鬆動的門窗,一定要釘牢。在露天或者密封性能不好的陽台,特別要防止雨水倒灌。另外,不要把家電這些貴重物品放在迎風的窗口下面。
颱風有可能會造成停水停電,所以來之前你要買些日常生活用品。準備好手電筒、蠟燭,水和食品,防止斷電停水;如果您住的地方離菜場、超市比較遠,還要準備好一到兩天的食品和蔬菜。對住在河邊、海邊這些地勢比較低的居民來說,要防河水泛濫,海水倒灌災害,儘可能早地搬到地勢高一點的地方。颱風天裡儘量不要出門了,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穿上醒目的衣服,在路上彎腰慢慢走,儘可能抓住欄杆這些固定物;千萬不要在危舊房、臨時工棚、電線桿、大樹、廣告牌這些地方避風躲雨。颱風過後,看到落地電線,絕對不要靠近,可以先幫忙豎起一塊警示標誌,然後再打電力熱線報修。
另外,颱風天裡自行車或電動車車頭容易失控,所以颱風來的時候市民最好不要騎車。如果開車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周邊的道路。
四、總結
當然,要學會各種避險知識,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總之,在災難面前,我們一定要沉著鎮定,聽從管理,從來成功避險。
3月26日第8周。
主題:
普及安全知識,學會避險。
活動目的:
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各種避險能力。
活動過程:
一、討論: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隱患?
地震、火災、雷電、颱風、洪水、交通意外。
二、看視頻:(地震、雷電、颱風的新聞片段)
回答:災難面前?我們該怎麼辦?
三、討論:我們該如何避險
1、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①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②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③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④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2、防雷四項原則。
①室內比室外安全。
②低處比高處安全。
③蹲下比站立安全。
④雷電來臨,不要讓自己太突出而成為「引雷針」。
3、防雷擊安全知識競賽(搶答形式)。
①、打雷時,在家裡怎樣使用電器。
切斷電源,拔掉電話插頭,同時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更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②、如果打雷、閃電時,我們在戶外,那該怎麼辦呢?
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危險,並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鍊等。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速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③、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該怎麼辦?
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且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
④、在空曠場地手是不宜拿哪些東西,不宜做哪些運動。
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儘快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⑤、在室內怎樣防雷。
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在無防雷設施的房間裡儘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有線電話、有源收音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並迅速報警。
⑥、雷擊燒傷如何急救。
雷擊時的電流熱效應可引起電燒傷,使人體炭化成焦狀。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復甦,再處理燒傷創面。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若無敷料可用清潔的布、衣服等包裹。及時轉送當地醫院救治,並採取抗休克措施。
4、防颱風避險常識。
食物礦泉水有備才無患、手電小照明能派大用場、最怕高空墜物事前做檢查、疏通下水管以防屋進水、住在危險區落腳親戚家、最好不出門騎車不打傘、提醒有車族給車先體檢、停車小事情會出大問題、躲雨有竅門防雷也必要、家中小孩安全要關照。
颱風來的時候,大風會吹落高空的東西,如果有人碰巧從下面路過,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說,在颱風來之前,你一定要把家裡的空調室外機、雨篷這些東西固定好,不要忘了把放陽台上的衣架、花盆這些雜物搬進家裡。除了這些,您還要檢查一下門窗有沒有關緊,如果發現有鬆動的門窗,一定要釘牢。在露天或者密封性能不好的陽台,特別要防止雨水倒灌。另外,不要把家電這些貴重物品放在迎風的窗口下面。
颱風有可能會造成停水停電,所以來之前你要買些日常生活用品。準備好手電筒、蠟燭,水和食品,防止斷電停水;如果您住的地方離菜場、超市比較遠,還要準備好一到兩天的食品和蔬菜。對住在河邊、海邊這些地勢比較低的居民來說,要防河水泛濫,海水倒灌災害,儘可能早地搬到地勢高一點的地方。颱風天裡儘量不要出門了,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穿上醒目的衣服,在路上彎腰慢慢走,儘可能抓住欄杆這些固定物;千萬不要在危舊房、臨時工棚、電線桿、大樹、廣告牌這些地方避風躲雨。颱風過後,看到落地電線,絕對不要靠近,可以先幫忙豎起一塊警示標誌,然後再打電力熱線報修。
另外,颱風天裡自行車或電動車車頭容易失控,所以颱風來的時候市民最好不要騎車。如果開車外出也要保持低速慢行,看清周邊的道路。
四、總結
當然,要學會各種避險知識,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總之,在災難面前,我們一定要沉著鎮定,聽從管理,從來成功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