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因此我也特別愛讀此類書籍。作為一名有10年黨齡的黨員,以前總覺得自己對中共黨史了解的很多,但是這次通過仔細的讀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以前對中共黨史了解的匱乏。因此對我來說,這本書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感悟了很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悟。
讀《中共黨史讀本》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我們黨一直都非常重視思想教育,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沒有先進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也是不能把事情做的細緻的。比如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你要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你更多的考慮可能就是多發文章,多申請項目,趕緊評職稱,為評院士而評院士或當領導獲得更多的資源。你就很難去想到好好培養學生,建立合理的人才梯度,解決社會發展中碰到的實實在在的科研問題,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對社會各行各業來說,首先要有先進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才能把你本行業做好,做事就會不浮於表面而沉下心來。
另外一個感受較深的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天下是打出來的,是確定了黨指揮槍、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才有我們新中國的。我們紅軍從1928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團結不怕死追求真理的愛國戰士,拋頭顱灑熱血與反動派做鬥爭,不顧一切最後取得了勝利。可以說我們所擁有的新中國都是犧牲了很多的大眾老百姓才能換來了我們的新中國。當前有不少人說軍隊國家化,我覺得這是不符合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發展的,我們中國共產黨是要堅定黨指揮槍的,只有黨指揮槍才能保證我們的新中國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地為人民大眾的利益做貢獻。從我們黨一步一步的鬥爭歷史可以看出我們要堅定不易地堅持黨對軍隊的指揮。
最後一點我想說的是我們黨一定要堅持和人民大眾站在一起,多想我們普通老闆姓的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黨的思想在新時代的發展。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九十年的奮鬥歷程充分證明,我們黨要繼續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勝利前進,就必須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以上是我參加「學黨史讀經典」活動,讀《中共黨史讀本》的感想,我個人將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另外我也希望我們黨發展的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好。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黨史個人心得體會3篇[朗讀]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指出,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黨的歷史,只有重視學習,才能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只有善於運用,才能發揚黨的優良品質:只有認真總結,才能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向歷史學精神,向歷史求經驗,向歷史探未來,這樣才能使「中國號」巨輪始終行駛在正確的航路上,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銘記歷史,不忘過往「奮鬥路」,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只有學好黨史,才能銘記歷史,我們要充分在黨史中重溫革命先輩的奮鬥之路,在學思踐悟中領會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更應該真抓實幹、進取作為,「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在大災大難面前,能夠勇於擔當、不懼危險、率先垂範,力扛千斤重擔;在與群眾打交道的細小甚微處,牢固樹立群眾意識,懂得運用群眾思維解決群眾需求,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經略現實,走好當下「奮戰路」,發揚黨的優良品質。「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史中積澱著寶貴的思想資源、鬥爭智慧,為新時代黨的發展和國家富強提供豐厚養料。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強化對黨史的領悟力與參透力,懂得一切寶貴成果的取得都是源於革命先輩們在重大鬥爭中的智慧結晶。因此,我們要學會腳尖向下,既要到工作方法先進的地方去收穫經驗、總結技巧;也要到環境艱苦、荊棘滿布的困難條件中,錘鍊黨性,磨練意志,彰顯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謀劃未來,擘畫明天「奮進路」,永葆黨的生機活力。「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建黨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取得眾多歷史性成就,但前進的道路上依然有數不清的「婁山關」需要攻克,有無數「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進取的勇氣和力量,順應歷史潮流,積極謀劃,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啟新局,創造出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業績,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讓黨的旗幟在新時代高高飄揚。
銘記歷史,不忘過往「奮鬥路」,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只有學好黨史,才能銘記歷史,我們要充分在黨史中重溫革命先輩的奮鬥之路,在學思踐悟中領會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更應該真抓實幹、進取作為,「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在大災大難面前,能夠勇於擔當、不懼危險、率先垂範,力扛千斤重擔;在與群眾打交道的細小甚微處,牢固樹立群眾意識,懂得運用群眾思維解決群眾需求,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經略現實,走好當下「奮戰路」,發揚黨的優良品質。「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史中積澱著寶貴的思想資源、鬥爭智慧,為新時代黨的發展和國家富強提供豐厚養料。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強化對黨史的領悟力與參透力,懂得一切寶貴成果的取得都是源於革命先輩們在重大鬥爭中的智慧結晶。因此,我們要學會腳尖向下,既要到工作方法先進的地方去收穫經驗、總結技巧;也要到環境艱苦、荊棘滿布的困難條件中,錘鍊黨性,磨練意志,彰顯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謀劃未來,擘畫明天「奮進路」,永葆黨的生機活力。「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建黨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取得眾多歷史性成就,但前進的道路上依然有數不清的「婁山關」需要攻克,有無數「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進取的勇氣和力量,順應歷史潮流,積極謀劃,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啟新局,創造出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業績,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讓黨的旗幟在新時代高高飄揚。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近日,中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關於在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決定20__年在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的學習教育。我們中共__市委也在日前印發《關於深入開展「學黨章、學黨史、學先進」活動的意見》,並召開大會對學黨史等重要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集中組織大家學習中共黨史,是一件好事,很有必要。同時,學習中共黨史,也是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一個有利契機和一項重要資料。此刻,號角已經吹響,動員令已經發出。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付諸行動,抓好貫徹落實。那麼,我們該如何學習中共黨史?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個重要問題。下方,筆者就結合自我以前有過中共黨史課程的教學經歷和平時學習思考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是了解過程。中共黨史,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此刻這麼一個過程。學習中共黨史,首先就要搞清楚這個過程基本的來龍去脈和大致的階段劃分,這樣就像一幅中共黨史的輪廓和結構示意圖呈此刻我們面前。這是我們學習中共黨史需要掌握的一種宏觀把握和整體印象的方法,也是幫忙我們儘快入門的必修功課。
二是關注變化。如果把中共黨史比作是一幕好劇,自然人們欣賞劇目的時候,就會把目光集中到劇中的主角上,而觀眾的興趣和主要看點卻是主角的塑造和演繹。同時這種主角的塑造和演繹又是形象生動地體此刻各種主角之間的差別和前後的變化之中。具體到學習中共黨史,我們就應以關注黨史人物的起落沉浮以及他們影響下的黨的理論和政策的調整和變化作為我們學習中共黨史的基本線索,進而從中感知我們黨的不斷成長、日趨成熟和從中獲得的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教訓以及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逐步構成和突顯出來黨的顯著特點、優良傳統和可貴品質。
三是聚焦重點。一部中共黨史自是波瀾壯闊,浩瀚無比。我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學習、面面俱到。在我們有限的精力和條件下,學習中共黨史就應是把握關鍵、聚焦重點,然後以點帶面,瞭然全局。那裡重要是選「點」。這些「點」就應是那些旗幟型人物、標誌性事件、麻雀式典型。比如毛澤東、鄧小平,比如新中國成立前後、開放前後,比如黨的指導思想或者某一項具體政策,比如地方或部門黨史,等等。這些都能夠作為我們學習中共黨史的切入點,以此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推開。
四是搞清邏輯。我們搞清楚了中共黨史的點、線、面(輪廓和結構的示意圖)之後,最重要的是把握中共黨史的靈魂。這個靈魂不是別的,正是中共黨史發生髮展內在的邏輯(因果律),這是歷史必然性的根本依據,即不是人為杜撰的歷史。中共黨史在各個不一樣的歷史時期里,各個「主角」(即人物、理論、政策、經驗、方式等)都有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呈現必須的特點,這些特點之間和變化之中都對以後的事情有所預示和推動,這就表現為或者能夠概括為其歷史規律性的一面。所以,搞清邏輯,說到底就是要把握中共黨史發生髮展的基本特點、總的趨勢和一般規律。
五是站對立場。學習中共黨史也有一個立場問題。自然,立場不一樣學習的態度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直至導致不一樣的結論和不一樣的行動。我們提倡學習中共黨史的起碼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也是中國的,而不能是別的。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主要是學會從一個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出發,運用唯物辯證的思維和方法去學習知識,看待和處理問題。堅持中國的立場,就像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講的那樣,「就應以中國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國身上。」不要「言必稱希臘」,更不要戴上「外國有色眼鏡」對中國自我做的事情評頭論足、吹毛求疵。
六是用好方法。學習中共黨史還有一個方法問題。正如毛澤東同志當年講的那樣,我們的任務是過河,怎樣過河呢?就需要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這個過河的橋和船的問題,也就是此刻我們如何學習中共黨史的方法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學習中共黨史就應掌握「比較、總結、提煉、概括」這樣一種基本的管用的方法。比較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比較就無法區分。作了比較、有了區分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就是總結,就是作決定、分輕重、有取捨。取捨之後,還要再進一步,就是提煉,就是對選取保留的東西做深加工,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精益求精,構成一種更具條理、更趨集中的東西。最後就是概括,就是一個為了便於人們記憶和傳播,再把提煉的東西進一步轉化一種約定俗成、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符號、名稱、模式。這樣我們學習中共黨史就能學得快一些、記得牢一些、理解得深一些。
一是了解過程。中共黨史,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此刻這麼一個過程。學習中共黨史,首先就要搞清楚這個過程基本的來龍去脈和大致的階段劃分,這樣就像一幅中共黨史的輪廓和結構示意圖呈此刻我們面前。這是我們學習中共黨史需要掌握的一種宏觀把握和整體印象的方法,也是幫忙我們儘快入門的必修功課。
二是關注變化。如果把中共黨史比作是一幕好劇,自然人們欣賞劇目的時候,就會把目光集中到劇中的主角上,而觀眾的興趣和主要看點卻是主角的塑造和演繹。同時這種主角的塑造和演繹又是形象生動地體此刻各種主角之間的差別和前後的變化之中。具體到學習中共黨史,我們就應以關注黨史人物的起落沉浮以及他們影響下的黨的理論和政策的調整和變化作為我們學習中共黨史的基本線索,進而從中感知我們黨的不斷成長、日趨成熟和從中獲得的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教訓以及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逐步構成和突顯出來黨的顯著特點、優良傳統和可貴品質。
三是聚焦重點。一部中共黨史自是波瀾壯闊,浩瀚無比。我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學習、面面俱到。在我們有限的精力和條件下,學習中共黨史就應是把握關鍵、聚焦重點,然後以點帶面,瞭然全局。那裡重要是選「點」。這些「點」就應是那些旗幟型人物、標誌性事件、麻雀式典型。比如毛澤東、鄧小平,比如新中國成立前後、開放前後,比如黨的指導思想或者某一項具體政策,比如地方或部門黨史,等等。這些都能夠作為我們學習中共黨史的切入點,以此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推開。
四是搞清邏輯。我們搞清楚了中共黨史的點、線、面(輪廓和結構的示意圖)之後,最重要的是把握中共黨史的靈魂。這個靈魂不是別的,正是中共黨史發生髮展內在的邏輯(因果律),這是歷史必然性的根本依據,即不是人為杜撰的歷史。中共黨史在各個不一樣的歷史時期里,各個「主角」(即人物、理論、政策、經驗、方式等)都有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呈現必須的特點,這些特點之間和變化之中都對以後的事情有所預示和推動,這就表現為或者能夠概括為其歷史規律性的一面。所以,搞清邏輯,說到底就是要把握中共黨史發生髮展的基本特點、總的趨勢和一般規律。
五是站對立場。學習中共黨史也有一個立場問題。自然,立場不一樣學習的態度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直至導致不一樣的結論和不一樣的行動。我們提倡學習中共黨史的起碼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也是中國的,而不能是別的。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主要是學會從一個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出發,運用唯物辯證的思維和方法去學習知識,看待和處理問題。堅持中國的立場,就像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講的那樣,「就應以中國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國身上。」不要「言必稱希臘」,更不要戴上「外國有色眼鏡」對中國自我做的事情評頭論足、吹毛求疵。
六是用好方法。學習中共黨史還有一個方法問題。正如毛澤東同志當年講的那樣,我們的任務是過河,怎樣過河呢?就需要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這個過河的橋和船的問題,也就是此刻我們如何學習中共黨史的方法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學習中共黨史就應掌握「比較、總結、提煉、概括」這樣一種基本的管用的方法。比較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比較就無法區分。作了比較、有了區分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就是總結,就是作決定、分輕重、有取捨。取捨之後,還要再進一步,就是提煉,就是對選取保留的東西做深加工,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精益求精,構成一種更具條理、更趨集中的東西。最後就是概括,就是一個為了便於人們記憶和傳播,再把提煉的東西進一步轉化一種約定俗成、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符號、名稱、模式。這樣我們學習中共黨史就能學得快一些、記得牢一些、理解得深一些。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