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期待中,《榜樣5》專題節目於3月22日晚如期與大家見面,節目通過聚焦學習宣傳偉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風采,看的過程讓人熱淚盈眶,看完之後讓人心潮澎湃。
在武漢的抗疫戰場上,軍醫張西京用「跟我上、看我的」,用諸多個「第一次」,換來患者的「解放軍來了,我們就有救了」;護士長張宏用「在祖國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就要迎難而上」,用「黨員不上誰上,必須黨員上」堅定了隊友的決心;「戰疫全能書記」杜雲用「哭完接著再干」詮釋了一名基層幹部的責任與擔當;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者們在與時間賽跑中,努力為生命的溫度回到「正常體溫」爭取機會;那曲的可愛藏族姑娘達娃倉決不顧聽力減退的影響也要讓警徽閃耀放心的光芒;接送醫護人員「火線入黨」的汪勇,從「我的腿在抖,控制不住地抖」時的害怕到「但你把我還放在那個地方,選擇還是一樣」迸發出青年一代的力量。他們雖來自不同的地方,身在不同的崗位,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的事跡註定會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匯聚成強大的精神力量。
榜樣不一定都是干出驚天動地大事的偉人,榜樣也可以是平凡人,而且多是平凡人,他們也有過害怕和恐懼,只不過為了常人無恙,國泰民安,只不過心中多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多了為人民謀幸福的決心,多了為大家舍小家的覺悟,他們的步子才比我們邁得更加執著、更加堅定,他們的背影才變得逐漸高大。我們要學習榜樣事跡,包括身邊榜樣的事跡,要學習榜樣爭當先進,讓榜樣之光照亮初心,滌盪靈魂。要大張旗鼓地學,旗幟鮮明地學,堅持不地學,在學中做,在做中悟,用實際行動化成強大的精神號召,爭做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總是會令人感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宛如一座燈塔,指引我們方向,帶給我們動力。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每個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力量。在我們闖關奪隘、爬坡過坎的道路上需要融合榜樣力量,在革命、建設和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融合榜樣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融合榜樣力量,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們需要融合榜樣力量,在接下來實現鄉村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同樣需要融合榜樣力量。
越是偉大的時代,就越是呼喚榜樣,越是需要楷模。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建黨100周年心得體會博客集合9篇[朗讀]
觀看了《榜樣5》,我們都對「英雄」一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何謂「英雄」?何為「英雄」?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魯迅先生把他們稱作民族的脊樑,而我們通常把他們稱作為「英雄」。在舉國抗疫過程中就湧現了無數的「英雄」,他們的身上蘊含的民族大義、為民情懷和不平凡的人生路,鐫刻出一幅幅生動的英雄「畫像」。
英雄的身後是民族大義。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說:「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市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縱觀我們在這場戰「疫」中,各行各業舉國之力第一時間支援、國內外華人踴躍捐款,超市有序排隊購物,騰出酒店賓館,建立方艙醫院。火神山、雷神山在短短10天完成,中國速度讓世人為之關注和感嘆,西方主持人曾在電視節目中說到:「沒有別的國家能與之匹敵。」他們凝結了愛國的集體,滿腔熱血詮釋了「英雄」的意義,先國家、先大家的背後正是民族的大義。
英雄的心中是為民情懷。鍾南山84歲高齡奮戰在疫情第一線,他的背影和短短的幾句話,濕潤了雙眼,感動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騎自行車「95後」女孩,用手機導航和一輛自行車,騎行四天三夜,輾轉300多公里,為的是能儘早趕回醫院重症監護室;在武漢抗疫前線連續奮戰、一月之間就白了頭的邱海波說,越是艱險越向前,重症病人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英雄是為了節省一件防護服,夜晚和衣蜷縮在地板上的醫務工作者;是各個路口中無論風雨,24小時值守的志願者;是一聲令下,全國「一動不動,鍾南山讓動才動」的全國人民……英雄是你、是我、是他,他們以真摯的為民情懷滋養了初心、詮釋了擔當。
英雄的腳下是不平凡的人生路。在突入其來的疫情之下,一個個閃光的平凡人匯聚成戰「疫」的洪流,傳遞著溫情、感動、希望、力量。「我不偉大,也說不出什麼豪言壯語,說不累是假的,但我是黨員我先上!」「只要能為抗擊疫情處理,再苦再累都不怕」「疫情緊迫,我沒時間想自己」……這是許多抗疫一線工作者的心聲。他們有醫生、護士、後勤、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等,他們戴著口罩,我們看不見他們的面孔,也記不起他們的樣子,他們也許就是曾經在人群中與你擦肩而過的普通人,但我們知道他們平凡的人生里,有過不平凡的奉獻,面對疫情,他們雖生而平凡,但無畏前行,彰顯了英雄精神,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中國共產黨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偉大政黨。我們相信,在我們黨的堅強帶領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英勇奮鬥,所有抗疫英雄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何謂「英雄」?何為「英雄」?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魯迅先生把他們稱作民族的脊樑,而我們通常把他們稱作為「英雄」。在舉國抗疫過程中就湧現了無數的「英雄」,他們的身上蘊含的民族大義、為民情懷和不平凡的人生路,鐫刻出一幅幅生動的英雄「畫像」。
英雄的身後是民族大義。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說:「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市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縱觀我們在這場戰「疫」中,各行各業舉國之力第一時間支援、國內外華人踴躍捐款,超市有序排隊購物,騰出酒店賓館,建立方艙醫院。火神山、雷神山在短短10天完成,中國速度讓世人為之關注和感嘆,西方主持人曾在電視節目中說到:「沒有別的國家能與之匹敵。」他們凝結了愛國的集體,滿腔熱血詮釋了「英雄」的意義,先國家、先大家的背後正是民族的大義。
英雄的心中是為民情懷。鍾南山84歲高齡奮戰在疫情第一線,他的背影和短短的幾句話,濕潤了雙眼,感動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騎自行車「95後」女孩,用手機導航和一輛自行車,騎行四天三夜,輾轉300多公里,為的是能儘早趕回醫院重症監護室;在武漢抗疫前線連續奮戰、一月之間就白了頭的邱海波說,越是艱險越向前,重症病人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英雄是為了節省一件防護服,夜晚和衣蜷縮在地板上的醫務工作者;是各個路口中無論風雨,24小時值守的志願者;是一聲令下,全國「一動不動,鍾南山讓動才動」的全國人民……英雄是你、是我、是他,他們以真摯的為民情懷滋養了初心、詮釋了擔當。
英雄的腳下是不平凡的人生路。在突入其來的疫情之下,一個個閃光的平凡人匯聚成戰「疫」的洪流,傳遞著溫情、感動、希望、力量。「我不偉大,也說不出什麼豪言壯語,說不累是假的,但我是黨員我先上!」「只要能為抗擊疫情處理,再苦再累都不怕」「疫情緊迫,我沒時間想自己」……這是許多抗疫一線工作者的心聲。他們有醫生、護士、後勤、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等,他們戴著口罩,我們看不見他們的面孔,也記不起他們的樣子,他們也許就是曾經在人群中與你擦肩而過的普通人,但我們知道他們平凡的人生里,有過不平凡的奉獻,面對疫情,他們雖生而平凡,但無畏前行,彰顯了英雄精神,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中國共產黨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偉大政黨。我們相信,在我們黨的堅強帶領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英勇奮鬥,所有抗疫英雄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您可能會問:有什麼不一樣呢?對我們小孩來說,過年,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吃年夜飯,有大人送給我們各種各樣的禮物,可以放五花八門的煙花,過年後,可以去親戚朋友家串門拜年……?
不不不,今年與往年確是很「不一樣」。因為年前武漢發生了一種致命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種病毒傳播性很強,目前已有兩萬多人確診,另外還有兩萬多疑似病例,而且人數還在上升。
為了預防病毒的傳播,人們開始了「寧願長點膘,不在外頭飄」的生活。站在高樓,放眼窗外,所有的商場,小店,飯店都關門謝客,偶爾看見一兩個人走在大街上,也都會戴著口罩。可惡的病毒,讓人們之間少了溝通,少了來往。
面對如此猖狂的「殺手」,我們的黨和國家自然不會讓它胡作非為。1月21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成員和香港大學教授袁國勇親臨武漢,向感染者詢問病情,開展了調查研究。
為了防止人傳人感染,國家對武漢做出了艱難而又正確的決定:武漢所有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封城。
就在近幾天,我們縣城也出現了幾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者,所以全縣人民自覺自愿在村道出口處設置了檢測點,縣城所有對外通道也設置了檢測點,不讓發燒者和易感人群進出,只有幾個賣菜的商場在維持著縣城人民的生活保障。街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冷清,沒有昔日的熱鬧,也沒了昔日的繁華,口罩成了今年春節暢銷而且搶手的年貨。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最值得敬佩的是白衣天使和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還有人民軍隊和人民警察。他們沖在疫情第一線,尤其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院士,可他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他提出「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快速蔓延。
隔離城市不是隔離愛,人間大愛依然還在,武漢加油,不止你們在努力,全國人民永遠是您堅強的後盾。
我在網上看到,許多人支持_不留名。許多白衣天使自願報名逆流湧進;有的把自己家的蔬菜整車拉到_免費送給醫護人員;有的捐款支持_;有的購買口罩送到_……。
雖然這個春節限制了我許多得不到的快樂,但我卻看到了人間大愛。病毒只能感染我們的身體,卻打不垮我們的精神。
不不不,今年與往年確是很「不一樣」。因為年前武漢發生了一種致命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種病毒傳播性很強,目前已有兩萬多人確診,另外還有兩萬多疑似病例,而且人數還在上升。
為了預防病毒的傳播,人們開始了「寧願長點膘,不在外頭飄」的生活。站在高樓,放眼窗外,所有的商場,小店,飯店都關門謝客,偶爾看見一兩個人走在大街上,也都會戴著口罩。可惡的病毒,讓人們之間少了溝通,少了來往。
面對如此猖狂的「殺手」,我們的黨和國家自然不會讓它胡作非為。1月21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成員和香港大學教授袁國勇親臨武漢,向感染者詢問病情,開展了調查研究。
為了防止人傳人感染,國家對武漢做出了艱難而又正確的決定:武漢所有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封城。
就在近幾天,我們縣城也出現了幾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者,所以全縣人民自覺自愿在村道出口處設置了檢測點,縣城所有對外通道也設置了檢測點,不讓發燒者和易感人群進出,只有幾個賣菜的商場在維持著縣城人民的生活保障。街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冷清,沒有昔日的熱鬧,也沒了昔日的繁華,口罩成了今年春節暢銷而且搶手的年貨。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最值得敬佩的是白衣天使和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還有人民軍隊和人民警察。他們沖在疫情第一線,尤其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院士,可他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他提出「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快速蔓延。
隔離城市不是隔離愛,人間大愛依然還在,武漢加油,不止你們在努力,全國人民永遠是您堅強的後盾。
我在網上看到,許多人支持_不留名。許多白衣天使自願報名逆流湧進;有的把自己家的蔬菜整車拉到_免費送給醫護人員;有的捐款支持_;有的購買口罩送到_……。
雖然這個春節限制了我許多得不到的快樂,但我卻看到了人間大愛。病毒只能感染我們的身體,卻打不垮我們的精神。
偉大抗戰精神從歷史深處走來,歷經血與火的淬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精神積澱,和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不僅在抗戰中促成民族意識的覺醒,迸發空前團結的強大力量,更為新時代改革發展注入豐沛養分和澎湃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戰精神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的深刻內涵。14億中國人民要在偉大抗戰精神的激勵和引領下,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頑強鬥爭克服一切險阻之隘、以紮實腳步丈量勝利咫尺之距,讓抗戰精神歷久彌新,照亮追夢之路。
涵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激發「同仇敵愾、共赴疆場」的時代強音。「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愛國情懷根植於中華廣袤大地、深融於中國人民精神血脈,成為中華民族培育起來的固有基因,和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撐。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從「一二·九」運動中發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北平愛國學生,到「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抗日軍民,及至庚子年逆行而上、白衣執甲的抗疫英雄,中華兒女總能在民族最危急的時刻,像火山一樣迸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奏響同仇敵愾、共赴疆場的時代強音。
堅守「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引領「大義凜然、慷慨豪邁」的生動。「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為了維護國家尊嚴而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飽經滄桑而不失的精神之魂。14年的全民抗戰,中華兒女「扛起土槍土炮,揮動大刀長矛」,無數仁人志士捨生取義,用生命和鮮血高擎堅決抵抗侵略的旗幟,綿亘其中的正是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和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硝煙散盡,但氣節長存。當下雖無外敵入侵,但內外挑戰仍然艱巨複雜,我們要從那段不屈抗爭的歷史中汲取力量,讓崇高的民族氣節歷劫不滅、薪火相傳,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慷慨豪邁的奮勇前行中,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
激盪「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匯聚「氣吞山河、壯懷激烈」的磅礴力量。「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一個民族最巍峨的精神豐碑,就是為了祖國利益不惜流血犧牲、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抗戰湧現出無數不畏強暴的英雄豪傑,他們共赴國難、視死如歸,即使血染疆場,也要救國救民於水火、救民族於危亡,構築起「人人抱必死之心,必與日軍拚命到底」的強大精神支柱,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如今,我們雖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也遇到不小的壓力阻力,我們要激盪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砥礪英雄奮進之志,方能不斷匯聚氣吞山河、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凝聚成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硬核」力量。
堅定「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鼓舞「披荊斬棘、越挫越勇」的砥礪前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華民族英勇戰鬥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源於堅定不移永不言敗的民族自信和必勝信念。與西方戰場相比,中國的抗戰時間要持久得多、道路要曲折得多,但中國人民絲毫沒有被嚇倒,而是堅強地挺直脊樑,始終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作為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抵禦各種艱難險阻的銳利武器,去爭取最後的勝利。「蕭若百鍊之鋼,不可屈抑。」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中國共產黨歷盡艱險,我們要賡續和堅定必勝信念,始終擁護黨的領導,從而構築起決戰脫貧攻堅的堅強精神防線,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行。
涵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激發「同仇敵愾、共赴疆場」的時代強音。「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愛國情懷根植於中華廣袤大地、深融於中國人民精神血脈,成為中華民族培育起來的固有基因,和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撐。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從「一二·九」運動中發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北平愛國學生,到「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抗日軍民,及至庚子年逆行而上、白衣執甲的抗疫英雄,中華兒女總能在民族最危急的時刻,像火山一樣迸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奏響同仇敵愾、共赴疆場的時代強音。
堅守「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引領「大義凜然、慷慨豪邁」的生動。「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為了維護國家尊嚴而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飽經滄桑而不失的精神之魂。14年的全民抗戰,中華兒女「扛起土槍土炮,揮動大刀長矛」,無數仁人志士捨生取義,用生命和鮮血高擎堅決抵抗侵略的旗幟,綿亘其中的正是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和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硝煙散盡,但氣節長存。當下雖無外敵入侵,但內外挑戰仍然艱巨複雜,我們要從那段不屈抗爭的歷史中汲取力量,讓崇高的民族氣節歷劫不滅、薪火相傳,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慷慨豪邁的奮勇前行中,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
激盪「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匯聚「氣吞山河、壯懷激烈」的磅礴力量。「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一個民族最巍峨的精神豐碑,就是為了祖國利益不惜流血犧牲、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抗戰湧現出無數不畏強暴的英雄豪傑,他們共赴國難、視死如歸,即使血染疆場,也要救國救民於水火、救民族於危亡,構築起「人人抱必死之心,必與日軍拚命到底」的強大精神支柱,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如今,我們雖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也遇到不小的壓力阻力,我們要激盪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砥礪英雄奮進之志,方能不斷匯聚氣吞山河、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凝聚成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硬核」力量。
堅定「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鼓舞「披荊斬棘、越挫越勇」的砥礪前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華民族英勇戰鬥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源於堅定不移永不言敗的民族自信和必勝信念。與西方戰場相比,中國的抗戰時間要持久得多、道路要曲折得多,但中國人民絲毫沒有被嚇倒,而是堅強地挺直脊樑,始終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作為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抵禦各種艱難險阻的銳利武器,去爭取最後的勝利。「蕭若百鍊之鋼,不可屈抑。」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中國共產黨歷盡艱險,我們要賡續和堅定必勝信念,始終擁護黨的領導,從而構築起決戰脫貧攻堅的堅強精神防線,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行。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