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有著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國,從先秦到現代,經過了多少的歲月沉澱才有的現如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讓我們更能體會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必修課。
經過「四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以及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即永遠跟黨走的決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
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面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未來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建設祖國地重任,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武裝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對社會有用,對國家有用。重溫我們黨99年的光輝歷程,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勳,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地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四史 學習心得體會 個人感悟怎麼寫 模板[朗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下稱四史)結合起來。四史的內容各有重點,但總體來說,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尋求幸福,為民族尋求復興,為世界尋求大同的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下,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管理體系顯著優勢,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充滿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變化的今天,中國共產黨有責任、自信、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做出更大的歷史貢獻。
中國共產黨貫穿黨史、新中國史、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導實踐邏輯。黨員幹部在系統研讀四史材料時,要準確把握黨的領導這條主線,不斷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在實踐中守初心、擔當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下,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管理體系顯著優勢,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充滿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變化的今天,中國共產黨有責任、自信、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做出更大的歷史貢獻。
中國共產黨貫穿黨史、新中國史、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導實踐邏輯。黨員幹部在系統研讀四史材料時,要準確把握黨的領導這條主線,不斷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在實踐中守初心、擔當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以歷史為鑑可以知得失,我們可以從中外古代歷史、近現代歷史中獲得有利於黨和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從中國共產黨的黨歷史、新中國歷史、改革開放歷史、社會主義發展歷史中吸取精神力量,看未來,堅定地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讀更多關於四史的著作,看更多關於四史的視頻,聽更多關於四史經驗者的說明,就能發現學習四史的好處。
學習四史可以堅定信仰,明確方向。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都知道我是誰從哪裡來的?你要去哪裡?特別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回到過去看時的道路,看取得的進步,想想我們要實現的偉大目標。從黨的一大十三代表到現在的九千萬黨員,從推翻三座山到建立共和國,從拯救中國到增進民生福利,從發展到建設五大,從一帶一路。
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
學「四史」可以頑強鬥志、促進發展。在黨和國家的初期發展歷程中,湧現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心中「可愛的中國」頑強同艱難困苦作鬥爭;在改革開放到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歷程中又有多少優秀建設者、改革家、幹部群眾,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殫精竭慮、盡心竭力,用一輩子做了兩輩子的事。我們能夠安心享受、不思進取嗎?中華民族的復興,民生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高峰還會有數不清的艱難險阻,狂風暴雪等著我們,讓我們志同道合、頑強拼搏、以發展的自己促進發展的國家和民族,讓國家既富且強。
學「四史」可以明晰形勢、提升自信。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形勢,對時局的認識和把握,關乎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從農村包圍城市到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從國共合作到建立共和國;從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sars到新冠肺炎的控制。每到形勢突變時,總能認清形勢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每一次的應對和成功會讓我們更加相信黨和國家的偉大,相信人民的偉大,也讓每一個中國人更加自信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學習「四史」也一定會增強人們心中的「四個自信」。
每一個黨員要認真學習「四史」,自覺地在「四史」的學習中獲得力量、明確方向、主動作為、勤學奮鬥,積極同一切不良思想作鬥爭,始終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完成「兩個一百年」階段性的歷史使命而奮勇前行。黨員在自身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言傳身教,讓更多的人了解「四史」,理解昨天、今天以及未來的中國做法和中國作為,自覺維護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成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實現。
學習四史可以堅定信仰,明確方向。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都知道我是誰從哪裡來的?你要去哪裡?特別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回到過去看時的道路,看取得的進步,想想我們要實現的偉大目標。從黨的一大十三代表到現在的九千萬黨員,從推翻三座山到建立共和國,從拯救中國到增進民生福利,從發展到建設五大,從一帶一路。
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
學「四史」可以頑強鬥志、促進發展。在黨和國家的初期發展歷程中,湧現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心中「可愛的中國」頑強同艱難困苦作鬥爭;在改革開放到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歷程中又有多少優秀建設者、改革家、幹部群眾,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殫精竭慮、盡心竭力,用一輩子做了兩輩子的事。我們能夠安心享受、不思進取嗎?中華民族的復興,民生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高峰還會有數不清的艱難險阻,狂風暴雪等著我們,讓我們志同道合、頑強拼搏、以發展的自己促進發展的國家和民族,讓國家既富且強。
學「四史」可以明晰形勢、提升自信。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形勢,對時局的認識和把握,關乎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從農村包圍城市到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從國共合作到建立共和國;從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sars到新冠肺炎的控制。每到形勢突變時,總能認清形勢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每一次的應對和成功會讓我們更加相信黨和國家的偉大,相信人民的偉大,也讓每一個中國人更加自信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學習「四史」也一定會增強人們心中的「四個自信」。
每一個黨員要認真學習「四史」,自覺地在「四史」的學習中獲得力量、明確方向、主動作為、勤學奮鬥,積極同一切不良思想作鬥爭,始終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完成「兩個一百年」階段性的歷史使命而奮勇前行。黨員在自身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言傳身教,讓更多的人了解「四史」,理解昨天、今天以及未來的中國做法和中國作為,自覺維護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成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實現。
強邊防,從東北陸續調整滿、錫伯、索倫等族官兵駐紮在新疆。經過世代的繁殖,這些民族也成為新疆當地少數民族之一。
1840年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的國力開始衰弱,位於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國派大將阿古柏率軍入侵新疆,清朝時任陝甘省長的左宗棠力主恢復了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監督新疆事務。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軍恢復了天山北部的廣闊地區。次年(1877年)又越過天山南下,一舉恢復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歸中國版圖。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將這塊土地命名為新疆,意味著舊土新歸。這就是今天新疆這個名字的由來。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開闢了新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新疆,國民經濟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自然經濟,工業非常落後,沒有一寸鐵路,沒有像樣的工廠和礦山,一些地方糧食不足,人民生活貧困。五十年來,新疆經濟和社會事業迅速發展。2001年,新疆國內生產總額達到1485.48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額從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農業綜合產能顯著提高。到2001年,農業機械總動力、農用化肥施用量、農村用電量、全疆總播種面積比1955年擴大了1倍,糧食、棉花、甜菜總產量比1955年增加了4.4倍、61.5倍、4550.2倍。2001年,牲畜年底有4603.78萬頭,比1955年增加了1.8倍。新疆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產基地,成為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和甜菜糖生產基地。
工業實力迅速增強。新中國成立初,新疆只有363家工業企業,年產值0.98億元。2001年,全區已有鄉鎮以上工業企業6287家,工業增值450億元原油、原煤、棉紗、發電量比1955年增加590.78倍、42.68倍、80.8倍、358.3倍機製糖41.98萬噸、鋼131.83萬噸、水泥981.29萬噸、化肥72.9萬噸。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力,以石油、石油化學工業、鋼鐵、煤炭、電力、紡織、建材、化學工業、醫藥、輕工業、食品等資源工業為主體的門類基本完善,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工業體系。
交通運輸業突飛猛進。新中國成立前的新疆,人們遠行,運輸物主要借畜力,現代交通幾乎空白。1962年底蘭新鐵路建設結束了新疆沒有鐵路的歷史1984年全長476公里的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西段建設,1990年全長460公里從烏魯木齊到阿拉山口的蘭新鐵路西線順利建設,通過第二亞歐洲大陸橋1994年蘭新鐵路複線建設,1999年全長975公里的南疆鐵路庫爾勒西至喀什段建設1949年新疆只有幾條簡單的道路,通車距離只有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區道路通車距離已經達到8.09萬公里,通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漠道路是世界上第一條在流動性沙漠建設的長距離等級道路。
新疆民航現在擴建了11個機場,開設了從烏魯木齊到阿拉木圖、塔什干、莫斯科、伊斯蘭瑪巴德的國際航線、香港包機航線和跨省(區)航線和自治區內的航線92條,以烏魯木齊為中心,連接了國內外65個大中城市和區內12個地方、州、市的航空運輸網旅遊業蓬勃發展。2001年,新疆接待國際旅遊人數27.3萬人,旅遊外匯收入9856萬美元國內旅遊人數達839.3萬人,旅遊收入71.8億元。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01年與1949年相比,全區小學從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學從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專業學校從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中從1所增加到21所,高中學生數從0.04萬增加到11萬人,實現9年義務教育的縣(市、區)已經達到65所。
衛生事業發展迅速。1949年,新疆只有54家醫療機構、696張床,每萬人只有1.6張床,0.19名醫生,2001年已有各類衛生機構7309張,其中各類醫院1357張,三級以上醫院11張,床7.1萬張,平均每萬人有醫院床35.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7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衛生技術人員3.36萬人,每千農業人口有鄉鎮衛生院床數,鄉鎮衛生技術人員9.75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10.44元,實現衣食豐富的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10278元,城鎮居民整體實現小康。
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共制定地方法規119件,法規決議、71件,批准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法規31件,單行條例3件自治區政府制定的行政規則173件。少數民族充分尊重和保障了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自治區政府於1988年和1993年相繼頒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使用管理暫行規定》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條例》,進一步保障了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無論是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領域還是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都被廣泛使用。新疆人民廣播電視台用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等5種語言廣播,新疆電視台有維吾爾、漢、哈薩克等3種語言頻道節目,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等各民族有本民族文字的報紙和書刊。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被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護。新疆少數民族大眾信仰宗教,一些民族大眾信仰宗教,如維吾爾、哈薩克、回歸等民族大眾信仰伊斯蘭教、蒙古、錫伯、達調解爾等民族大眾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得到充分尊重,正常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新疆現有宗教活動場所2.4萬多座,其中伊斯蘭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職員2.68萬人,其中伊斯蘭教職員2.65萬人。政府每年為重點寺院教堂提供專業資金,僅1999年中央政府就為烏魯木齊的洋行寺、伊寧拜圖拉清真寺、和田加麥大寺提供了760萬元的資金。
國家對新疆發展的戰略支持。加大新疆固定資產投資。中央政府制定實施的十個五年計劃中,始終將新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業基礎發展項目、現代工業體系建設項目等列為國家重點項目,制定一系列優惠和特殊政策,保障計劃順利實施。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建設,從1950年到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了5015.15億元,其中中中央投資2662.23億元,占同期全社會投資的53.1%,累計建設了9萬多個投資項目,其中包括178個中型項目和對新疆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
給新疆以巨大的財力支持。據初步統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的1955年至2000年,中央政府對新疆的財政補助累計達到877.41億元。通過石油天然氣的研發讓新疆受益。中央政府逐年加大新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1995年為181.96億元,2000年為292.23億元。已經開始建設的以新疆為主要氣源的西氣東輸工程,計劃投資額達到1200億元以上。制定優惠政策,促進新疆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央政府傾向於經濟發展和各項政策。實施沿邊開放戰略的相關法規,建議建設新疆糧棉生產基地,建設三北(東北、華北和西北)防護林和防沙工程,實行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建設邊境道路,完善輔助邊境道路設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態和水資源綜合管理,優先在新疆安排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01年,中央政府在《關於西部大開發幾項政策措施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規定提出了18方面的68項具體優惠政策。
全國其他省區市大力支持新疆。幾十年來,各省區市為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和人才支持。在新疆工業企業發展落後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工廠全部轉移到新疆,從大陸調動工程技術人員充實到新疆初建的中堅企業,選擇大量少數民族勞動者到大陸先進企業進修實習,在短時間內在新疆培養工程技術中堅隊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新疆與內地各兄弟省區市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人才相互流動越來越興起和擴大,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以物流、人才流為特徵,以優勢相輔相成為原則的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式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根據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浙江等20多個比較發達的省市。
回顧一段歷史,數一個數字,新疆的命運,各民族人民的幸福,都與祖國的興衰有關,國家強大,新疆安泰,人民康樂,自由,民主,宗教,民族,這個音符,融入祖國的發展,強大,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章節中。
新疆潛力巨大,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美好。我們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通過努力,新疆一定會建設得更加美麗。
1840年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的國力開始衰弱,位於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國派大將阿古柏率軍入侵新疆,清朝時任陝甘省長的左宗棠力主恢復了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監督新疆事務。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軍恢復了天山北部的廣闊地區。次年(1877年)又越過天山南下,一舉恢復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歸中國版圖。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將這塊土地命名為新疆,意味著舊土新歸。這就是今天新疆這個名字的由來。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開闢了新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新疆,國民經濟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自然經濟,工業非常落後,沒有一寸鐵路,沒有像樣的工廠和礦山,一些地方糧食不足,人民生活貧困。五十年來,新疆經濟和社會事業迅速發展。2001年,新疆國內生產總額達到1485.48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額從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農業綜合產能顯著提高。到2001年,農業機械總動力、農用化肥施用量、農村用電量、全疆總播種面積比1955年擴大了1倍,糧食、棉花、甜菜總產量比1955年增加了4.4倍、61.5倍、4550.2倍。2001年,牲畜年底有4603.78萬頭,比1955年增加了1.8倍。新疆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產基地,成為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和甜菜糖生產基地。
工業實力迅速增強。新中國成立初,新疆只有363家工業企業,年產值0.98億元。2001年,全區已有鄉鎮以上工業企業6287家,工業增值450億元原油、原煤、棉紗、發電量比1955年增加590.78倍、42.68倍、80.8倍、358.3倍機製糖41.98萬噸、鋼131.83萬噸、水泥981.29萬噸、化肥72.9萬噸。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力,以石油、石油化學工業、鋼鐵、煤炭、電力、紡織、建材、化學工業、醫藥、輕工業、食品等資源工業為主體的門類基本完善,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工業體系。
交通運輸業突飛猛進。新中國成立前的新疆,人們遠行,運輸物主要借畜力,現代交通幾乎空白。1962年底蘭新鐵路建設結束了新疆沒有鐵路的歷史1984年全長476公里的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西段建設,1990年全長460公里從烏魯木齊到阿拉山口的蘭新鐵路西線順利建設,通過第二亞歐洲大陸橋1994年蘭新鐵路複線建設,1999年全長975公里的南疆鐵路庫爾勒西至喀什段建設1949年新疆只有幾條簡單的道路,通車距離只有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區道路通車距離已經達到8.09萬公里,通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漠道路是世界上第一條在流動性沙漠建設的長距離等級道路。
新疆民航現在擴建了11個機場,開設了從烏魯木齊到阿拉木圖、塔什干、莫斯科、伊斯蘭瑪巴德的國際航線、香港包機航線和跨省(區)航線和自治區內的航線92條,以烏魯木齊為中心,連接了國內外65個大中城市和區內12個地方、州、市的航空運輸網旅遊業蓬勃發展。2001年,新疆接待國際旅遊人數27.3萬人,旅遊外匯收入9856萬美元國內旅遊人數達839.3萬人,旅遊收入71.8億元。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01年與1949年相比,全區小學從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學從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專業學校從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中從1所增加到21所,高中學生數從0.04萬增加到11萬人,實現9年義務教育的縣(市、區)已經達到65所。
衛生事業發展迅速。1949年,新疆只有54家醫療機構、696張床,每萬人只有1.6張床,0.19名醫生,2001年已有各類衛生機構7309張,其中各類醫院1357張,三級以上醫院11張,床7.1萬張,平均每萬人有醫院床35.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7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衛生技術人員3.36萬人,每千農業人口有鄉鎮衛生院床數,鄉鎮衛生技術人員9.75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10.44元,實現衣食豐富的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10278元,城鎮居民整體實現小康。
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共制定地方法規119件,法規決議、71件,批准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法規31件,單行條例3件自治區政府制定的行政規則173件。少數民族充分尊重和保障了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自治區政府於1988年和1993年相繼頒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使用管理暫行規定》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條例》,進一步保障了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無論是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領域還是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都被廣泛使用。新疆人民廣播電視台用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等5種語言廣播,新疆電視台有維吾爾、漢、哈薩克等3種語言頻道節目,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等各民族有本民族文字的報紙和書刊。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被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護。新疆少數民族大眾信仰宗教,一些民族大眾信仰宗教,如維吾爾、哈薩克、回歸等民族大眾信仰伊斯蘭教、蒙古、錫伯、達調解爾等民族大眾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得到充分尊重,正常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新疆現有宗教活動場所2.4萬多座,其中伊斯蘭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職員2.68萬人,其中伊斯蘭教職員2.65萬人。政府每年為重點寺院教堂提供專業資金,僅1999年中央政府就為烏魯木齊的洋行寺、伊寧拜圖拉清真寺、和田加麥大寺提供了760萬元的資金。
國家對新疆發展的戰略支持。加大新疆固定資產投資。中央政府制定實施的十個五年計劃中,始終將新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業基礎發展項目、現代工業體系建設項目等列為國家重點項目,制定一系列優惠和特殊政策,保障計劃順利實施。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建設,從1950年到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了5015.15億元,其中中中央投資2662.23億元,占同期全社會投資的53.1%,累計建設了9萬多個投資項目,其中包括178個中型項目和對新疆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
給新疆以巨大的財力支持。據初步統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的1955年至2000年,中央政府對新疆的財政補助累計達到877.41億元。通過石油天然氣的研發讓新疆受益。中央政府逐年加大新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1995年為181.96億元,2000年為292.23億元。已經開始建設的以新疆為主要氣源的西氣東輸工程,計劃投資額達到1200億元以上。制定優惠政策,促進新疆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央政府傾向於經濟發展和各項政策。實施沿邊開放戰略的相關法規,建議建設新疆糧棉生產基地,建設三北(東北、華北和西北)防護林和防沙工程,實行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建設邊境道路,完善輔助邊境道路設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態和水資源綜合管理,優先在新疆安排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01年,中央政府在《關於西部大開發幾項政策措施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規定提出了18方面的68項具體優惠政策。
全國其他省區市大力支持新疆。幾十年來,各省區市為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和人才支持。在新疆工業企業發展落後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工廠全部轉移到新疆,從大陸調動工程技術人員充實到新疆初建的中堅企業,選擇大量少數民族勞動者到大陸先進企業進修實習,在短時間內在新疆培養工程技術中堅隊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新疆與內地各兄弟省區市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人才相互流動越來越興起和擴大,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以物流、人才流為特徵,以優勢相輔相成為原則的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式迅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根據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浙江等20多個比較發達的省市。
回顧一段歷史,數一個數字,新疆的命運,各民族人民的幸福,都與祖國的興衰有關,國家強大,新疆安泰,人民康樂,自由,民主,宗教,民族,這個音符,融入祖國的發展,強大,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章節中。
新疆潛力巨大,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美好。我們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通過努力,新疆一定會建設得更加美麗。
今年是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在我們黨激流勇進的過去100年的艱辛歷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這些都鞭策著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去帶動身邊的更多人去向黨的先進層面看齊。
迷茫中,我也曾不斷地思考生命的真諦。在學校這座熔爐里,生活和周圍的人告訴我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祖國的事業中,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間逝去,也同樣會放射出璀璨絢麗的光彩,我的思想就這樣在經歷了恐慌和衝擊後不斷前進著。猛然回頭,我才發現是一部輝煌燦爛的黨史始終在伴隨著我的成長、成熟。她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一切。
新中國能有今天的偉大成就是共黨員真抓實幹取得的,他們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偉大稱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共產黨員的真正含義,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最可愛的人。黨的為我平凡的生活帶來了莊嚴與神聖,使我年輕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幟和明燈,讓我執著於這樣的選擇和追求,堅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作為大學生的我更應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從身邊的小事中去體現大學生的指導性和先進性,充分發揮優秀大學生的先鋒模範作用。
迷茫中,我也曾不斷地思考生命的真諦。在學校這座熔爐里,生活和周圍的人告訴我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祖國的事業中,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間逝去,也同樣會放射出璀璨絢麗的光彩,我的思想就這樣在經歷了恐慌和衝擊後不斷前進著。猛然回頭,我才發現是一部輝煌燦爛的黨史始終在伴隨著我的成長、成熟。她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一切。
新中國能有今天的偉大成就是共黨員真抓實幹取得的,他們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偉大稱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共產黨員的真正含義,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最可愛的人。黨的為我平凡的生活帶來了莊嚴與神聖,使我年輕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幟和明燈,讓我執著於這樣的選擇和追求,堅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作為大學生的我更應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從身邊的小事中去體現大學生的指導性和先進性,充分發揮優秀大學生的先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