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年。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恰逢其時、意義深遠。
學好黨史「必修課」,在強化理論武裝中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堅定、政治上的堅定,離不開思想理論上的清醒堅定。只有強化理論武裝,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將黨史學習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才能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要讀懂黨史這本「豐富生動的教科書」,從黨史中深刻認識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感悟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情懷。
學好黨史「必修課」,在樹立正確黨史觀中堅持科學方法。學習黨史最根本的思想工具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樹立正確黨史觀能夠為用好思想工具、堅持科學方法提供保障,讓我們更好地在學習黨史中鑒得失、知興替,從先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須堅持運用唯物辯證法和科學的歷史思維,把握歷史的主體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全面看待歷史的連續性和整體性、政治性和歷史性,堅持實事求是,正確看待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克服不同風險挑戰的智慧經驗、面臨抉擇考驗時的執著堅持,明辨歷史上重大選擇得失,尊重史實、客觀判斷,用其指導實踐。
學好黨史「必修課」,在創新方式方法中弘揚優良學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一路走來,一樁樁、一件件成績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馬克思優良學風。弘揚優良學風,就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創新方式方法。一方面,堅持聯繫實際學、帶著問題學、結合工作學,向歷史尋經驗、求規律、找答案,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另一方面,注重多角度、分層次、全方位創新方式方法,圍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內容,多角度設置學習課程,既有傳統教學,又有情景模擬輔助;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黨員幹部,分層次進行黨史教育,構建起完整全面的培訓體系。
回望過往問初心,展望未來擔使命。讓我們用心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用實的作風、硬的舉措真正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從中汲取出新使命、前行力量,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一百年獻禮。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學史明理心得體會[朗讀]
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史,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不斷中國化的發展史,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奮鬥史,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幹部更是要站在時代思潮的最前沿,學史明理的最前線,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參與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一、學史明理是為了進一步踐行黨的初心使命
只有學好黨史,才能銘記歷史,我們要充分在黨史中重溫革命先輩的奮鬥之路,在學思踐悟中領會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幹部,更應該真抓實幹、進取作為。在艱難困苦面前,能夠勇於擔當、率先垂範,力扛重擔;在與群眾打交道的細小甚微處,牢固樹立群眾意識,懂得運用群眾思維解決群眾需求,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學史明理是作為一名黨的幹部堅定信仰信念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百年,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之所以能不負歷史和人民的重託,不斷推進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其關鍵就在於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引領和指導。因此,學史明理就是在要求我們要更深層次領悟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大的真理力量,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始終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三、學史明理是為了更好的弘揚黨的優良品質
黨史中積澱著寶貴的思想資源、鬥爭智慧,為新時代黨的發展和國家富強提供了豐厚養料。作為黨的幹部,我們要強化對黨史的領悟與學習,懂得珍惜與運用革命先輩們在歷史重大鬥爭中總結的智慧成果。因此,我們要學會腳尖向下,既要到工作方法先進的地方去收穫經驗、總結技巧;也要到環境艱苦、荊棘滿布的基層最前沿,錘鍊黨性,磨練意志,發揮好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
一、學史明理是為了進一步踐行黨的初心使命
只有學好黨史,才能銘記歷史,我們要充分在黨史中重溫革命先輩的奮鬥之路,在學思踐悟中領會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幹部,更應該真抓實幹、進取作為。在艱難困苦面前,能夠勇於擔當、率先垂範,力扛重擔;在與群眾打交道的細小甚微處,牢固樹立群眾意識,懂得運用群眾思維解決群眾需求,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學史明理是作為一名黨的幹部堅定信仰信念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百年,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之所以能不負歷史和人民的重託,不斷推進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其關鍵就在於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引領和指導。因此,學史明理就是在要求我們要更深層次領悟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大的真理力量,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始終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三、學史明理是為了更好的弘揚黨的優良品質
黨史中積澱著寶貴的思想資源、鬥爭智慧,為新時代黨的發展和國家富強提供了豐厚養料。作為黨的幹部,我們要強化對黨史的領悟與學習,懂得珍惜與運用革命先輩們在歷史重大鬥爭中總結的智慧成果。因此,我們要學會腳尖向下,既要到工作方法先進的地方去收穫經驗、總結技巧;也要到環境艱苦、荊棘滿布的基層最前沿,錘鍊黨性,磨練意志,發揮好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
我們不曾親歷來時的路途,但歷史會與我們訴說。
我們無法知曉去往的未來,但歷史會為我們指引。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勉勵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翻開厚重的百年黨史,真理的光輝依舊熠熠生輝,理論的內涵還在不斷豐富,對於理想的追求也始終堅定如初。學黨史以明理,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要通過認真學好黨史,準確把握其中所道之「理」。
學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篤信之。回望黨的一百年燦爛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黨之初,我們便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並始終高舉著這面真理的旗幟,前赴後繼、浴血奮鬥。陳望道先生懷著滿腔熱情,以「平時譯書的五倍功夫」翻譯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這本苦心翻譯而來的《共產黨宣言》也成為了我們黨開創事業、開闢未來的思想起點,讓無數的共產黨人從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並獲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厚重的百年黨史,我們更加要篤信馬克思主義所閃爍的真理光輝和科學力量,從中細細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養分,堅定前行的力量。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論」,需篤學之。常思常學,常學常新,「學」總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課題,在全黨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翻開黨史第一頁,理論學習是我們要上好的第一課內容。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堅守根基的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根基未改,理論的內涵跟隨著時代在不斷豐富創新,可以說,黨的百年發展史,也是一部理論創新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學史明理,從黨史中明晰黨的思想理論發展脈絡,學深悟透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推動工作。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想」,需篤行之。「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那段深深烙印在歷史中的紅色歲月里,紅軍將士憑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鬥爭意志和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取得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創造了歷史的奇蹟。而不論時代如何變化,長征精神依舊曆久彌新,在百年黨史中,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終是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一縷光亮。正如總書記所說,「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當下,立足百年大黨新起點,我們更需要通過重溫這段百年奮鬥史,從中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發揚「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接續奮鬥、篤行致遠。
我們無法知曉去往的未來,但歷史會為我們指引。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勉勵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翻開厚重的百年黨史,真理的光輝依舊熠熠生輝,理論的內涵還在不斷豐富,對於理想的追求也始終堅定如初。學黨史以明理,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要通過認真學好黨史,準確把握其中所道之「理」。
學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篤信之。回望黨的一百年燦爛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黨之初,我們便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並始終高舉著這面真理的旗幟,前赴後繼、浴血奮鬥。陳望道先生懷著滿腔熱情,以「平時譯書的五倍功夫」翻譯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這本苦心翻譯而來的《共產黨宣言》也成為了我們黨開創事業、開闢未來的思想起點,讓無數的共產黨人從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並獲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厚重的百年黨史,我們更加要篤信馬克思主義所閃爍的真理光輝和科學力量,從中細細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養分,堅定前行的力量。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論」,需篤學之。常思常學,常學常新,「學」總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課題,在全黨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翻開黨史第一頁,理論學習是我們要上好的第一課內容。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堅守根基的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根基未改,理論的內涵跟隨著時代在不斷豐富創新,可以說,黨的百年發展史,也是一部理論創新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學史明理,從黨史中明晰黨的思想理論發展脈絡,學深悟透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推動工作。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想」,需篤行之。「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那段深深烙印在歷史中的紅色歲月里,紅軍將士憑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鬥爭意志和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取得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創造了歷史的奇蹟。而不論時代如何變化,長征精神依舊曆久彌新,在百年黨史中,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終是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一縷光亮。正如總書記所說,「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當下,立足百年大黨新起點,我們更需要通過重溫這段百年奮鬥史,從中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發揚「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接續奮鬥、篤行致遠。
自治區書記、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鹿心社在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區各級黨組織和許多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黨中央的配置要求,切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在百年不斷奮鬥中,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的歷史,鑄造了偉大的精神,形成了寶貴的經驗。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重要的是總結經驗,提高能力,應對風險,迎接挑戰,提高危險化的能力水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生日的重要時刻,在兩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重要節點,黨中央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現在,我區正確把握新的發展階段,抓住新的發展機會,全面貫徹新的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的發展結構,努力建設壯美x,恢復夢想的重要時期。貫徹落實黨中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部署,從黨的偉大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凝聚加快x改革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至關重要,正當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甯、視野宏偉、思想深刻,是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對現實問題的徹底分析,為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首先要看態度。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理解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重點內容和工作要求,牢牢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加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實現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決策,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理解力、政治執行力。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視行動。全區各級(黨組)要緊扣中央精神,結合x實際,牢牢圍繞學黨史、理解思想、實事、開設新局,準確把握中央規定動作,精心策劃x自由動作。全區各級黨組織和許多黨員幹部應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區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任務,學習思考,學習理解,學習收入,學習黨的歷史,總結,繼承,發揚。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最終看效果。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要聯繫實際學習,帶著問題學,結合工作學,向歷史尋求經驗,向歷史尋求規律,向歷史尋求未來,不斷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紮實做好各項工作,推進黨建工作進入新的階段,開創幹部幹事創業的新局面,讓全區各族人民群眾共享壯美x建設成果。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區各級黨組織和許多黨員幹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真正實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量,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負責實踐,記住歷史使命,勇敢地承擔時代的重要性,為加快建設壯美x、共同恢復夢想而奮鬥,以優異的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在百年不斷奮鬥中,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的歷史,鑄造了偉大的精神,形成了寶貴的經驗。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重要的是總結經驗,提高能力,應對風險,迎接挑戰,提高危險化的能力水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生日的重要時刻,在兩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重要節點,黨中央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現在,我區正確把握新的發展階段,抓住新的發展機會,全面貫徹新的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的發展結構,努力建設壯美x,恢復夢想的重要時期。貫徹落實黨中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部署,從黨的偉大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凝聚加快x改革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至關重要,正當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甯、視野宏偉、思想深刻,是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對現實問題的徹底分析,為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首先要看態度。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理解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重點內容和工作要求,牢牢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加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實現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決策,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理解力、政治執行力。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視行動。全區各級(黨組)要緊扣中央精神,結合x實際,牢牢圍繞學黨史、理解思想、實事、開設新局,準確把握中央規定動作,精心策劃x自由動作。全區各級黨組織和許多黨員幹部應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區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任務,學習思考,學習理解,學習收入,學習黨的歷史,總結,繼承,發揚。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最終看效果。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要聯繫實際學習,帶著問題學,結合工作學,向歷史尋求經驗,向歷史尋求規律,向歷史尋求未來,不斷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紮實做好各項工作,推進黨建工作進入新的階段,開創幹部幹事創業的新局面,讓全區各族人民群眾共享壯美x建設成果。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區各級黨組織和許多黨員幹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真正實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量,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負責實踐,記住歷史使命,勇敢地承擔時代的重要性,為加快建設壯美x、共同恢復夢想而奮鬥,以優異的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各黨支部開展了學習黨史活動。通過學習,讓心靈受到一次洗禮,更深刻的了解黨的使命和宗旨。
日月經天,江河緯地。90年的光輝歷程,62載的執政實踐,貫穿著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體現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創建之初的步履維艱,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創新,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就在於我們黨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品質,在於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
重溫黨的光輝歷程,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黨的理論和歷史知識,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也引導我們深入思考、探索真理,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細讀中國共產黨黨史,那耳熟能詳的歷史片斷猶如電影一樣在我們的腦海中回放。曾幾時,神州大地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中國共產黨用生命,用鮮血拯救了她。在深感當今穩定而繁榮的社會局面來之不易的同時,也深深地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從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揭竿而起,到李闖王浴血奮戰殺入京城建立短暫的「輝煌」王朝;這前後1800年的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但其結果只是朝代的更替,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作為社會最低層的勞苦大眾其地位也沒有絲毫的變化,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受盡了剝削與奴役。
以「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為奮鬥目標的太平天國起義,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馬克思在《論中國》一文中稱其為:「東方革命的曙光」;一直到孫x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推動了歷史的前進。但這兩次影響深遠的近代史上的革命,都缺乏其徹底性,勞苦大眾沒有分享到「革命」的成果。
中國改天換地、開創新紀元的任務留給了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以後,在中國大地上廣泛傳播的馬克思主義,通過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此後,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鬥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此不再受侵略和欺凌,人民從此不再受剝削和奴役,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就此開啟;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這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經歷了舊中國的滅亡、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深深認識到,中國之所以能擺脫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建黨90年來,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歷程中得到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歷史是轉逝而去的今天,而今天將會成為明天的歷史。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也看到了黨不斷與時俱進的過程,從1921年全國黨員53人到現在的8000萬,90年的歷史見證了黨的成長與壯大;從勢單力薄到眾志成城,黨領導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和歷史性的飛躍,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時代賦予了我們歷史使命。因此,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堅定信念。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走在時代的前列,繼承和發揚我黨的光榮傳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二、國弱無外交,落後必挨打
縱觀中國歷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直至新中國誕生,便在外敵的槍炮下,開始「割地賠銀」。沙皇俄國奪走了我國大片土地,日本霸占x,x和x分別淪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中國的領土上發生了世上罕見的日俄戰爭。一個優先發明了火藥的民族,卻被用自己發明的火藥打開了大門,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資源被掠奪,尊嚴被踐踏。這頁頁歷史足以說明一個真理:國家落後就要挨打。
辛亥革命後的三十年,中國陷入了長期的內亂與外辱:南北對峙,北伐戰爭,國共分裂,中日戰爭。那段時期,城頭變換大王旗,但是沒有一個中國政府有能力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歷史再一次證明:弱國無外交。
例如,1945年2月,在討論如何結束對日作戰及二戰後利益分配、勢力範圍劃分的雅爾達會議上,為換取蘇聯對日作戰,美英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中國的利益,承認「蒙古共和國」為合法政府,並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放棄對蒙古主權。這是典型的「弱國無外交」的實例。
歷史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過去列強瓜分中國,侵略中國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新中國成立之後,面對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封鎖,新中國沒有屈服。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侵略朝鮮,旨在以此為跳板,進而侵略新中國的時候,新中國果敢地出兵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此後,美國又發動了越南戰爭,要保家衛國,必禦敵門外。新中國再一次果敢投入,以弱勝強。這份勇敢與豪氣,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的讚譽,紛紛與我國建交。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成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打破了「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
中國共產黨引領著曾經飽受列強入侵,硝煙四起的祖國一步步走來,每個時期的勝利都來之不易。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偉大創舉,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在社會主義體制下大搞市場經濟,又是一次破天荒的壯舉,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今天中國繁榮穩定的社會局面與國際局勢的動盪形成鮮明對比!去年中國的gdp相當於全球gdp的8.5%,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又重新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這說明只有強盛的祖國,人民才會幸福。
近幾年,中國發生了一些令世人關注的大事,如抗擊「非典」,罕見的冰雪、洪澇乾旱災害,汶川x大地震,利比亞大撤退等,中國政府在短時間內迅捷反應,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拯災民於水火,救兒女於危難。我們深感當今祖國的強盛、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當前,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種種困難,但是只有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傳承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繼續保持不斷創新的勇氣,保持發展的不竭動力,努力前進,開拓創新,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一定會大踏步前進,一個更加富裕強盛的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三、黨的先進性始終貫穿於黨的建設之中
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不同歷史發展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貫穿於黨的建設之中。
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後勝利。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七大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是黨在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體現。
歷史仍在延續,我們不過生活在傳統與未來的交際處,我們不但是過去歷史的延續,也正在創造著未來的歷史。一部厚重而不平凡的黨史,就是先輩們輝煌的記憶。而作為一名黨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將如何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呢?
首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保持先進性。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大潮中,樹立和堅定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學習,努力實踐,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其次,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注重調研,關注群眾的利益,切實解決民生問題,構建和諧大環境。正像周恩來總理所說「我們共產黨人鬧革命決不是為了做官,而是要為人民服務,要做人民的勤務員。」。
再次,要以不斷銳意創新的精神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去。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很大,矛盾也很尖銳,作為共產黨員,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奉獻自己的光和熱;並不斷創新,改進自身不足,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更大貢獻。
日月經天,江河緯地。90年的光輝歷程,62載的執政實踐,貫穿著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體現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創建之初的步履維艱,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創新,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就在於我們黨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品質,在於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
重溫黨的光輝歷程,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黨的理論和歷史知識,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也引導我們深入思考、探索真理,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細讀中國共產黨黨史,那耳熟能詳的歷史片斷猶如電影一樣在我們的腦海中回放。曾幾時,神州大地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中國共產黨用生命,用鮮血拯救了她。在深感當今穩定而繁榮的社會局面來之不易的同時,也深深地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從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揭竿而起,到李闖王浴血奮戰殺入京城建立短暫的「輝煌」王朝;這前後1800年的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但其結果只是朝代的更替,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作為社會最低層的勞苦大眾其地位也沒有絲毫的變化,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受盡了剝削與奴役。
以「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為奮鬥目標的太平天國起義,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馬克思在《論中國》一文中稱其為:「東方革命的曙光」;一直到孫x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推動了歷史的前進。但這兩次影響深遠的近代史上的革命,都缺乏其徹底性,勞苦大眾沒有分享到「革命」的成果。
中國改天換地、開創新紀元的任務留給了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以後,在中國大地上廣泛傳播的馬克思主義,通過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此後,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鬥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此不再受侵略和欺凌,人民從此不再受剝削和奴役,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就此開啟;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這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經歷了舊中國的滅亡、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深深認識到,中國之所以能擺脫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建黨90年來,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歷程中得到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歷史是轉逝而去的今天,而今天將會成為明天的歷史。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也看到了黨不斷與時俱進的過程,從1921年全國黨員53人到現在的8000萬,90年的歷史見證了黨的成長與壯大;從勢單力薄到眾志成城,黨領導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和歷史性的飛躍,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時代賦予了我們歷史使命。因此,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堅定信念。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走在時代的前列,繼承和發揚我黨的光榮傳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二、國弱無外交,落後必挨打
縱觀中國歷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直至新中國誕生,便在外敵的槍炮下,開始「割地賠銀」。沙皇俄國奪走了我國大片土地,日本霸占x,x和x分別淪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中國的領土上發生了世上罕見的日俄戰爭。一個優先發明了火藥的民族,卻被用自己發明的火藥打開了大門,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資源被掠奪,尊嚴被踐踏。這頁頁歷史足以說明一個真理:國家落後就要挨打。
辛亥革命後的三十年,中國陷入了長期的內亂與外辱:南北對峙,北伐戰爭,國共分裂,中日戰爭。那段時期,城頭變換大王旗,但是沒有一個中國政府有能力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歷史再一次證明:弱國無外交。
例如,1945年2月,在討論如何結束對日作戰及二戰後利益分配、勢力範圍劃分的雅爾達會議上,為換取蘇聯對日作戰,美英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中國的利益,承認「蒙古共和國」為合法政府,並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放棄對蒙古主權。這是典型的「弱國無外交」的實例。
歷史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過去列強瓜分中國,侵略中國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新中國成立之後,面對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封鎖,新中國沒有屈服。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侵略朝鮮,旨在以此為跳板,進而侵略新中國的時候,新中國果敢地出兵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此後,美國又發動了越南戰爭,要保家衛國,必禦敵門外。新中國再一次果敢投入,以弱勝強。這份勇敢與豪氣,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的讚譽,紛紛與我國建交。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成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打破了「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
中國共產黨引領著曾經飽受列強入侵,硝煙四起的祖國一步步走來,每個時期的勝利都來之不易。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偉大創舉,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在社會主義體制下大搞市場經濟,又是一次破天荒的壯舉,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今天中國繁榮穩定的社會局面與國際局勢的動盪形成鮮明對比!去年中國的gdp相當於全球gdp的8.5%,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又重新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這說明只有強盛的祖國,人民才會幸福。
近幾年,中國發生了一些令世人關注的大事,如抗擊「非典」,罕見的冰雪、洪澇乾旱災害,汶川x大地震,利比亞大撤退等,中國政府在短時間內迅捷反應,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拯災民於水火,救兒女於危難。我們深感當今祖國的強盛、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當前,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種種困難,但是只有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傳承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繼續保持不斷創新的勇氣,保持發展的不竭動力,努力前進,開拓創新,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一定會大踏步前進,一個更加富裕強盛的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三、黨的先進性始終貫穿於黨的建設之中
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不同歷史發展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貫穿於黨的建設之中。
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後勝利。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七大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是黨在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體現。
歷史仍在延續,我們不過生活在傳統與未來的交際處,我們不但是過去歷史的延續,也正在創造著未來的歷史。一部厚重而不平凡的黨史,就是先輩們輝煌的記憶。而作為一名黨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將如何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呢?
首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保持先進性。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大潮中,樹立和堅定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學習,努力實踐,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其次,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注重調研,關注群眾的利益,切實解決民生問題,構建和諧大環境。正像周恩來總理所說「我們共產黨人鬧革命決不是為了做官,而是要為人民服務,要做人民的勤務員。」。
再次,要以不斷銳意創新的精神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去。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很大,矛盾也很尖銳,作為共產黨員,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奉獻自己的光和熱;並不斷創新,改進自身不足,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