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總統普京在講話最後會喊一句烏拉,俄國人閱兵的時候,士兵們齊聲高喊「烏拉」,場面十分壯觀,許多人對烏拉感到莫名其妙,難道那裡面有什麼暗語嗎?
有人說那是打麻將說「胡了」的意思,有人說那是沖啊!大家眾說紛紜。
要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我們需要了解這個詞用在什麼地方?
烏拉一詞應用的場景
烏拉在俄語中寫作ypa,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不過,那可是俄國領導和士兵們很喜歡的一句口號?
俄國的閱兵儀式十分隆重,總統站在台上講話,講話完畢,最後會高喊烏拉。
這句話就如撞到山谷一樣,引起了萬千人的響應。只聽見成千上萬的受閱隊伍高聲喊著烏拉,聲音就如排山倒海般在廣場上空迴響著。
受閱隊伍的士兵精神抖擻,抬頭挺胸臉帶笑容,踏著鏗鏘的步伐,昂揚地從廣場前走過。
這情景跟我們中國的閱兵儀式很相似。當我們的領導人站在天安們廣場上高喊:同志們好!士兵高聲回應:首長好!領導繼續致問候:同志們,辛苦了!士兵們齊聲回答:為人民服務。
因此,烏拉跟我們的這些口號很像,可以翻譯為:萬歲。
曾經有人到俄國特地去問那裡的人民烏拉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說並沒有具體的含義,一般情況下用在感情強烈的場景?
比如高興的時候,驚喜的時候,開心的時候,受鼓舞的時候,都可以用這個詞來表達。
普通人在喝酒乾杯的時候會說烏拉。士兵們在衝鋒陷陣的時候也會高喊烏拉。
比如當俄國人看到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或者歷經艱辛終於把工作完成的時候,他們通常會高喊烏拉。大概意思就是厲害,好棒。
如果有幸到俄羅斯去看一場體育比賽,你會發現勝利一方的觀眾會在席上大聲高喊:烏拉!那聲音響徹廣場,振奮人心,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喜悅的情緒。
由此可見,烏拉這個詞在俄語中一般是表達情緒的詞語,而且是一種喜悅的激動情緒,大部分是用在戰爭勝利的時刻,很能鼓舞人心。
以至於我們中國人很喜歡把烏拉翻譯為沖啊,萬歲的意思。其實這樣翻譯有些不恰當,只不過是為了方便老百姓理解和記住這個詞的意思而已。
烏蘭一詞的來源
雖然烏拉在俄國很受歡迎,但卻不是而地道的俄語,它是一個外來詞,現在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烏拉來自蒙古語。
當年蒙古帝國被明朝打敗之後,又在漠北受到藍玉的蹂躪之後,就跑到了祖國的大西北,因此,蒙古人被明朝稱為「韃靼」,其實,不僅明朝的人把蒙古稱蒙古人為韃靼,歐洲人早就這樣稱呼了。
當年蒙古游牧民族曾有一段很厲害輝煌的時期,從成吉思汗年代開始,蒙古騎兵衝鋒陷陣的口號就是:hurree,中文可以諧音為「忽熱」
在騎兵隊伍所在的地方,只要聽到奇兵口中喊出了:hurree,敵人就會被嚇破膽,他們知道大漢的部隊來了。
而俄羅斯人也被蒙古人壓迫了好幾百年,等到蒙古帝國滅亡之後,俄羅斯人為了宣洩情緒振奮士氣,於是就繼承了這個口號,帶著一股衝勁跟歐洲人對著干。
第二種說法是來自德語。
有人說烏拉這個說法是來自日耳曼軍隊,它是高地德語:hurra!這也是為什麼有中國人把它翻譯為胡了的意思?
高地德語現在是正統的德語,hurra意為快速行進,後來,俄國人把這詞的意思引申為勝利。
雖然在二戰期間,德國與蘇聯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兩國的士兵經常打得頭破血流。
然而,在骨子裡,俄羅斯人一直把日耳曼人當師傅,他們喜歡向德國學習,從經濟到軍事,幾乎都能看到俄國人莫拜的影子,就連語言也會受到德語的影響。
第三種說法是突厥語。
突厥語也叫哈薩克語,蘇聯與哈薩克曾經是好兄弟,當時在沙皇時期,兩家人經常打架。
當時的哈薩克騎兵,每次跟俄羅斯的騎兵一起戰鬥時,突厥人就會喊ypa,大意是殺啊!
後來,俄羅斯人也開始喊這一口號就變成了現在的烏拉。
寫在最後:
說到底,烏拉只是一個感嘆詞,是一個語氣詞,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但是在不同語境中,又能傳達出一種信息?
特別在戰場上,確實能夠振作士氣,讓士兵們意氣風發向前沖。只要身臨其境,就能大概體會出其中的意思,畢竟語言有時有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微妙。
不過千萬不要在俄國天災人禍的時候喊出烏拉,否則俄國人民會憎恨你。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俄國人的 烏拉 是什麼意思[朗讀]
「烏拉」並不是純粹的俄語詞,是在很久以前從其他文化引進的,而且這個語氣詞一開始帶給他們的是威脅和恐懼。
「烏拉」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可以解釋為「沖啊」「殺啊」或者單純的「啊」,我們更多的將它定義為「萬歲」,它只是一種情緒的釋放。
關於「烏拉」的來源說法有很多,比較讓人信服的一種說法是它來自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
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軍隊的前進口號就是「hurree」(音「烏拉」),當時蒙古的鐵騎踏遍了歐洲,當然也包括了當時的俄羅斯。
當地人只要遠遠聽到「烏拉」的喊聲,就知道是可汗的軍隊來了,開始驚懼臣服,蒙古人在當地停留了據說有幾百年,這句「烏拉」也成了當地人戰鬥狀態的一種宣言和口號。
「烏拉」的發音渾厚有力,代表了強烈的信心和必勝的決心,所以俄羅斯人在閱兵或衝鋒時,都會喊一句「烏拉」,既鼓舞士氣,又是一種信號。
「烏拉」給了俄羅斯戰士無畏無懼的勇氣,就如同《喀秋莎》一樣,讓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充滿熱愛,願意為國家付出一切。
「烏拉」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可以解釋為「沖啊」「殺啊」或者單純的「啊」,我們更多的將它定義為「萬歲」,它只是一種情緒的釋放。
關於「烏拉」的來源說法有很多,比較讓人信服的一種說法是它來自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
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軍隊的前進口號就是「hurree」(音「烏拉」),當時蒙古的鐵騎踏遍了歐洲,當然也包括了當時的俄羅斯。
當地人只要遠遠聽到「烏拉」的喊聲,就知道是可汗的軍隊來了,開始驚懼臣服,蒙古人在當地停留了據說有幾百年,這句「烏拉」也成了當地人戰鬥狀態的一種宣言和口號。
「烏拉」的發音渾厚有力,代表了強烈的信心和必勝的決心,所以俄羅斯人在閱兵或衝鋒時,都會喊一句「烏拉」,既鼓舞士氣,又是一種信號。
「烏拉」給了俄羅斯戰士無畏無懼的勇氣,就如同《喀秋莎》一樣,讓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充滿熱愛,願意為國家付出一切。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