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份,也就是大約4年半以前,地球上的部分大型天文望遠鏡,偶然性地追蹤到一個飛行物,以每秒26公里左右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軌道近乎與黃道面垂直。這個神秘物體大約長400米,寬40米,顏色偏紅,似乎具有固態表面,但是因為距離太遠,不能區分其是由岩石還是金屬成分構成。經過兩個星期的連續跟蹤,發現這個物體的軌道偏心率居然高達1.1922,由此得出其不可能是原本太陽系範圍內的物體的判斷。因為即使從上千億公里之外的所謂太陽鞘落入太陽系內層的任何彗星和小天體,都不可能達到如此之高的偏心率。因此結論只有一個,也就是這個神秘物體根本就來自太陽系之外,貼近太陽本身和地球南極之後,又向人馬座方向高速飛走。飛遠之後不會再受到太陽引力的束縛,看其軌道基本不會再回頭了。
於是這個神秘過客被命名為「奧陌陌」,並且確定為人類有史以來觀察到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之外的較大型物體。由此也可以反推太陽系之外並非虛幻,而極有可能也是由常規元素構成的物質世界。原本以為事情到此基本告一段落,只具備天文學上的認知意義,誰知道在奧陌陌飛走4年以後,超級大國有專家提出,在常規宇宙的微重力狀態下,完全不可能產生長寬比高達10的自然物體!而這個400米長,卻只有40多麼寬的奧陌陌,根本就不是什麼太陽系外飛來的岩石、彗星或者自然產生的金屬長條,而極有可能就是一艘實打實的外星戰艦!這次飛入太陽系內層,就是要來偵察一番的。如果由此發現地球上有智慧生命,說不定不久以後就有大型殲星艦呈編隊而來!如果事實真是如此,現在就應該發射至少一艘或者幾艘高速飛船,去追上奧陌陌看個究竟,其到底是不是一艘400米的殲星艦?
現在看來,以全球目前的航天技術,想要追上每秒26公里速度的奧陌陌幾乎無法做到。所有的現有化學火箭都無法單純靠自身加速到這個速度,甚至用木星的加速度助力都不行,何況兩者並不在一個軌道上。不過比較巧合的是,人類到目前能製造的最大的單個金屬物件,也基本是奧陌陌的400米級。這就是全球最大的船舶正巧在400米到500米之間,至今還無法超越500米的體量。因此也可以認為。其實人類現在已經有初步能力,建造400米級別的初級殲星艦,只不過其動力系統只能讓其暫時在水行星的表面運動。如果需要一次性發射到太空中,也不是不行。那需要研發推力超過15萬噸級的巨無霸式化學火箭,或者先製造推力萬噸級的巨型火箭,把400米級的初級殲星艦分成至少10段,陸續發射到太空中再進行組裝。本來在奧陌陌飛來之前,即使全球一流大國的最長遠規劃。
也不過把最高等級的戰艦設計到350米的級別。但是現在看來升級到400米級是非常必要的。在2035年以前,400米級的初代漂浮式殲星艦已經有存在的必要;到2070年前後,則可以實現太空軌道級別的400米級的真正的星際殲星艦的部署。因此這兩代最早由人類製造的殲星艦,可以分為第一代漂浮式的殲星艦和第二代軌道式殲星艦。第一代漂浮式殲星艦長度400米,最大吃水寬度48米,最大甲板寬度90米,整體甲板寬度85米。最小推進軸間距20米。4軸全電推進,單軸10萬馬力,總推進功率40萬馬力。而當今最大的福特級,最大軸間距只有16.2米,最大推進功率只有26萬馬力。最大長度只有337米,兩者對比之下,可見第一代漂浮式殲星艦,已經是當今全球最大的艦船完全無法對比的。超級大國也曾經計劃生產400米的殲星艦。
但是目前的造船設施,完全無法容納超過350米級的戰艦的建造。400米的殲星艦建造,需要至少18米深度或者更深的超級干船塢,配備彈體2000噸級的龍門吊,而這種船塢全球到目前只有一座。另外由於長度遠超現有的任何大艦,因此需要2000兆帕以上的超級高強度鋼材;或者稍微降低強度要求,用屈服強度在1600兆帕級的鈦合金製造。而不論用超級鋼還是大規模的鈦合金,其焊接工藝都是極其複雜的。遠遠超過當今hy100超厚甲板鋼的焊接難度。另外還要突破750兆瓦級的核心動力包的設計生產和長期安全運行。採用兩台此類動力核心則可以實現1500兆瓦級的推進加發電能力。所有的超強技術難度的付出其實都是值得的。因為這種殲星艦為核心組成的漂浮艦隊,只需要一個就可以擊敗全球99%的現有武裝力量。雖然暫時還不能殲星,但滅國綽綽有餘。
- 軍事問答
- 答案列表
400米的殲星艦真要上船台[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