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齡工資,又稱年功工資(wageforseniority,是企業按照員工的工作年數,即員工的工作經驗和勞動貢獻的積累給予的經濟補償.工齡工資是企業分配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金額不是很高,但工齡工資的作用不可小瞧,企業執行工齡工資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數企業覺得工齡工資所占比例小、意義不大,乾脆不設置這項政策;多數企業的工齡工資政策呈線型,即確定x元/年的標準,員工實際所得工齡工資為工作年限*分配標準;有的企業還規定了工齡工資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滿幾年起計發。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工齡多少錢:工齡工資每一年加多少[朗讀]
這個相差較大的.下面公式:(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從上面看以看出:有何沒有的差距為6%。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退休後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視同繳費年限*1.4%過渡性養老金僅對1996年前參保人員有效.視同繳費年限是你參加工作至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期間的年限,包括知青下鄉的時段視同工齡.需要提供本人的檔案才報社保局審核認定.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退休金不是幾句話能算清的.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1992年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算做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