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外幹部提拔快,但任職遇到天花板也非常明顯。在一個縣裡面,如果年青、又是非中共黨員、學歷高,且擔任某單位中層幹部最容易提拔為縣直單位副職,這是黨外幹部成長的優勢,讓一些黨內幹部羨慕眼紅。
但黨外幹部同樣會遇到任職的天花板,一般來說,一個縣直單位的黨外副職很難提拔為正職,任職十年以上就會交流到其他單位擔任副職,情況稍微好點的提拔到人大、政協任科長,再進一步獲得提拔非常渺茫。
黨內幹部晉升渠道比黨外幹部相對寬,上下左右黨政系統都可以去,黨外幹部的晉升空間就非常狹窄了,在縣裡面三十歲左右提拔為副局長到五十歲還是副局長的情況還是比較多見,這也是黨外幹部任職尷尬所在。
- 政治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外幹部的前途怎樣[朗讀]
黨外幹部不僅是統戰部門,也是組織部門的重要治理對象和財富。培養、選拔、使用黨外幹部,是黨的幹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堅持黨同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本前提,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組織保證,是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我國進入新時期以來,中共中央對培養、選拔、使用黨外幹部工作一直給予高度重視,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發表之後,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召開全國培養選拔黨外幹部工作座談會,對這項工作做了全局性的部署和安排。近幾年來,我國全面培養、選拔了不少的黨外人士擔任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職務,統戰工作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還明顯存在著一些薄弱的地方,尚待進一步的努力。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做好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使用工作,成為擺在統戰組織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黨外幹部的現狀及特點
所謂「黨外幹部」,是指黨員以外的幹部。隨著民主進程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政治制度建設的更新,現在的「黨外幹部」已有了民主黨派和無黨派幹部的兩層含意。實踐證實,絕大多數的黨外幹部能夠以黨的事業為己任,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積極配合統戰工作,起到了黨外幹部應有的團結、協調和穩定的政治作用,為多黨合作制度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加強對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對於黨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無疑會起到更大的輔弼作用。
江澤民同志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培養講政治、懂全局、善於治黨治國的領導人才尤為重要。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大不衰,要害看我們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在多黨合作政治體制不斷完善的今天,如何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積極配合黨建工作,加強高素質黨外幹部隊伍的建設,已成為新時期統戰工作的新任務和新課題。就目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言,黨外年輕幹部無論是發展數量和質量都是遠遠不夠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黨外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時間短,人才庫儲備不足,難以滿足黨外幹部實職安排的需要。即使在現有的崗位安排上,人才選擇的餘地也十分有限。
2、黨外年輕幹部不僅總量不足,而且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黨外科技幹部或中、高級知識分子,至於黨外行政幹部就更少之又少了。
3、由於黨外幹部是民主黨派或無黨派人士,所以,他們往往在社會上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尊重。由於受習慣勢力的束縛,在選拔幹部時,視野狹窄,習慣於從黨內找,即便是選拔非黨幹部,也是認為只有民主黨派成員才是黨外幹部,把眼睛緊盯著幾個黨派代表人物,出現了「從極少數人中選人」的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工作,而且影響了其他黨外幹部的積極性。
相對於我國6400多萬中共黨員和55萬民主黨派成員而言,無黨派人士無疑是我國最大的社會群體。當前,雖然有不少無黨派領導幹部,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社會影響和作用,然而由於他們的性質不同,職務相對低弱,其整體作用和影響也在逐步減弱,應當引起統戰工作的重視和相關對策的研究。
組織人事工作的長期實踐表明,素質的量變是輕易實現的,而素質的質變卻是難以達到的。所以通過提高素質來造就人才,遠不如發現人才而完善其素質更為有效、快捷。因此,各級組織部門在黨外後備幹部隊伍建設中,都應把工作重點首先放在合格人才的選拔上。
二、改善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環境
江澤民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時代在前進,事業在發展,黨和國家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大。要抓緊做好培養、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然而,過去一段時間由於熟悉上的問題。黨外幹部的培養和使用環境並不理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目前,多數黨外幹部擔任副職的現象,使部分黨外幹部產生了「進步難」的錯覺,因而失去了作為黨外幹部繼續發展的信心,為了「工作進步」而入黨。
2、有些單位的黨外幹部在擔任一把手或主要負責人後,突出了行政領導與黨委決策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黨外行政領導不能參加黨委會的問題,只好採取改變黨外幹部身份的辦法等等。組織與統戰部門,應充分利用黨校和社會主義學院定期培訓領導幹部的優勢,加強統戰理論的宣傳教育,使中心關於「要有意識地把一些優秀人才留在黨外」的統戰精神得以貫徹執行。切實提高基層黨政一把手對新時期統戰工作必要性和現實性的熟悉,關心和幫助黨外幹部搞好自身建設,為鼓勵他們繼續留在黨外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這是改善黨外幹部培養使用環境的要害。
三、對加強對黨外幹部培養、選拔、使用的幾點意見
長期以來,在培養、選拔、使用治理黨外幹部的實際工作中,存在說法重要,選拔次要,使用脫節的現象,統戰部門負責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而使用、治理工作又是組織部門,統戰部門又無提拔的權力,造成選拔和使用脫節,形成「兩張皮」現象,導致了統戰部門對黨外幹部培養工作僅限於建立檔案等簡單的善後工作,沒有起到應有人盡其才,唯賢是舉的作用。要實現黨外幹部隊伍建設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需要在多黨合作政治體制下,全社會政治團體的共同努力,在此提出以下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1、培養使用要統一。黨外幹部培養、選拔,安排使用是三個緊密相連的環節。選拔培養是安排使用的基礎,是用人的前提。在黨外幹部的培養使用中,應將培養使用統一起來,不斷探索新的辦法,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選拔使用黨外幹部的機制,並使這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科學化。
2、精心培養,促進黨外幹部健康成長。育人是用人的基礎。首先,要選准「苗子」,加強理論培訓。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任職結構等方面建立完善黨外幹部人才庫,實行動態治理,逐步培養一支數量充足、布滿活力的黨外後備幹部隊伍,把那些德才兼備、可進領導班子的優秀後備幹部作為培訓重點對象,採用靈活多樣地的方式對其進行培訓,真正有效地提高黨外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其次,要在實踐中加強鍛鍊。組織工作部門在選派幹部下基層掛職鍛鍊時,要注重選派一定數量的黨外幹部。第三,堅持經常性教育。一方面,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幹部與黨外幹部的聯繫制度,加強對他們的幫助教育。另一方面,統戰工作部門要定期召開黨外幹部座談會,聽取他們的工作、學習、思想彙報,適時進行關心、幫助和教育,並引導黨外幹部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覺改造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要結合對黨外幹部的考察考核,及時指出他們工作中的成績和不足,使其明確前進方向,健康成長。
一、黨外幹部的現狀及特點
所謂「黨外幹部」,是指黨員以外的幹部。隨著民主進程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政治制度建設的更新,現在的「黨外幹部」已有了民主黨派和無黨派幹部的兩層含意。實踐證實,絕大多數的黨外幹部能夠以黨的事業為己任,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積極配合統戰工作,起到了黨外幹部應有的團結、協調和穩定的政治作用,為多黨合作制度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加強對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對於黨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無疑會起到更大的輔弼作用。
江澤民同志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培養講政治、懂全局、善於治黨治國的領導人才尤為重要。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大不衰,要害看我們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在多黨合作政治體制不斷完善的今天,如何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積極配合黨建工作,加強高素質黨外幹部隊伍的建設,已成為新時期統戰工作的新任務和新課題。就目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言,黨外年輕幹部無論是發展數量和質量都是遠遠不夠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黨外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時間短,人才庫儲備不足,難以滿足黨外幹部實職安排的需要。即使在現有的崗位安排上,人才選擇的餘地也十分有限。
2、黨外年輕幹部不僅總量不足,而且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黨外科技幹部或中、高級知識分子,至於黨外行政幹部就更少之又少了。
3、由於黨外幹部是民主黨派或無黨派人士,所以,他們往往在社會上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尊重。由於受習慣勢力的束縛,在選拔幹部時,視野狹窄,習慣於從黨內找,即便是選拔非黨幹部,也是認為只有民主黨派成員才是黨外幹部,把眼睛緊盯著幾個黨派代表人物,出現了「從極少數人中選人」的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工作,而且影響了其他黨外幹部的積極性。
相對於我國6400多萬中共黨員和55萬民主黨派成員而言,無黨派人士無疑是我國最大的社會群體。當前,雖然有不少無黨派領導幹部,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社會影響和作用,然而由於他們的性質不同,職務相對低弱,其整體作用和影響也在逐步減弱,應當引起統戰工作的重視和相關對策的研究。
組織人事工作的長期實踐表明,素質的量變是輕易實現的,而素質的質變卻是難以達到的。所以通過提高素質來造就人才,遠不如發現人才而完善其素質更為有效、快捷。因此,各級組織部門在黨外後備幹部隊伍建設中,都應把工作重點首先放在合格人才的選拔上。
二、改善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環境
江澤民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時代在前進,事業在發展,黨和國家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大。要抓緊做好培養、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然而,過去一段時間由於熟悉上的問題。黨外幹部的培養和使用環境並不理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目前,多數黨外幹部擔任副職的現象,使部分黨外幹部產生了「進步難」的錯覺,因而失去了作為黨外幹部繼續發展的信心,為了「工作進步」而入黨。
2、有些單位的黨外幹部在擔任一把手或主要負責人後,突出了行政領導與黨委決策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黨外行政領導不能參加黨委會的問題,只好採取改變黨外幹部身份的辦法等等。組織與統戰部門,應充分利用黨校和社會主義學院定期培訓領導幹部的優勢,加強統戰理論的宣傳教育,使中心關於「要有意識地把一些優秀人才留在黨外」的統戰精神得以貫徹執行。切實提高基層黨政一把手對新時期統戰工作必要性和現實性的熟悉,關心和幫助黨外幹部搞好自身建設,為鼓勵他們繼續留在黨外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這是改善黨外幹部培養使用環境的要害。
三、對加強對黨外幹部培養、選拔、使用的幾點意見
長期以來,在培養、選拔、使用治理黨外幹部的實際工作中,存在說法重要,選拔次要,使用脫節的現象,統戰部門負責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而使用、治理工作又是組織部門,統戰部門又無提拔的權力,造成選拔和使用脫節,形成「兩張皮」現象,導致了統戰部門對黨外幹部培養工作僅限於建立檔案等簡單的善後工作,沒有起到應有人盡其才,唯賢是舉的作用。要實現黨外幹部隊伍建設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需要在多黨合作政治體制下,全社會政治團體的共同努力,在此提出以下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1、培養使用要統一。黨外幹部培養、選拔,安排使用是三個緊密相連的環節。選拔培養是安排使用的基礎,是用人的前提。在黨外幹部的培養使用中,應將培養使用統一起來,不斷探索新的辦法,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選拔使用黨外幹部的機制,並使這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科學化。
2、精心培養,促進黨外幹部健康成長。育人是用人的基礎。首先,要選准「苗子」,加強理論培訓。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任職結構等方面建立完善黨外幹部人才庫,實行動態治理,逐步培養一支數量充足、布滿活力的黨外後備幹部隊伍,把那些德才兼備、可進領導班子的優秀後備幹部作為培訓重點對象,採用靈活多樣地的方式對其進行培訓,真正有效地提高黨外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其次,要在實踐中加強鍛鍊。組織工作部門在選派幹部下基層掛職鍛鍊時,要注重選派一定數量的黨外幹部。第三,堅持經常性教育。一方面,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幹部與黨外幹部的聯繫制度,加強對他們的幫助教育。另一方面,統戰工作部門要定期召開黨外幹部座談會,聽取他們的工作、學習、思想彙報,適時進行關心、幫助和教育,並引導黨外幹部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覺改造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要結合對黨外幹部的考察考核,及時指出他們工作中的成績和不足,使其明確前進方向,健康成長。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