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又稱后母戊鼎,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河南安陽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它的出土,是商周青銅文化的見證和象徵,但是關於司母戊鼎究竟叫什麼名字,學術界卻產生了爭議?
司母戊鼎中的「母戊」二字,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廟號,叫它司母戊鼎,其中的「司」字可以理解為祭祀的意思,鼎有可能是文丁當初為了祭祀母親鑄造的。
擴展資料。
而學術界建議將「司母戊鼎」改為「后母戊鼎」,是因為他們認為,當初鼎上的字就是後而非司,之所以會將後錯認為司,是因為后母戊鼎是商朝的.,商朝的字體都比較自由,可以正寫反寫,所以乍一看上去「後」長得很像「司」
大部分專家認為,后母戊的命名要優於司母戊,其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改為「后母戊」,意思相當於: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如今,國家博物館、百度百科已將其改稱為后母戊鼎。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司母戊鼎為什麼改名[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