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是動詞,迷漫是形容詞。瀰漫與迷漫都能用於視覺方面,瀰漫還能用於嗅覺方面,迷漫則不能。瀰漫意思是充盈,鼓盪;密布,揚灑;連綿不斷;遼遠或漫遠;枝蔓多而冗長;蔓延;煙塵或水霧布滿,到處都是。出自王昌齡《採蓮》。
擴展資料。
瀰漫引證解釋:
1.水滿貌。
唐王昌齡《採蓮》詩:「湖上水瀰漫,清江初可涉。」
2.充滿;布滿。
南朝梁沉約《八詠詩·晨征聽曉雞》:「出海漲之蒼茫,入雲途之瀰漫。」
3.充滿;布滿。
《宋書·符瑞志下》:「宣城宛陵廣野蠶成繭,大如雉卵,瀰漫林谷,年年轉盛。」
4.連綿不斷。
《三國志·吳志·徐盛傳》:「文帝至廣陵,望圍愕然,瀰漫數百里,而江水盛長,便引軍退。」
5.引申為遼遠。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窣堵利瑟那國》:「途路瀰漫,疆境難測。」
6.枝蔓,冗長。
唐劉知幾《史通·敘事》:「其為文也,大抵編字不只,捶句皆雙。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應以一言蔽之者,輒足為二言;應以三句成文者,必分為四句。瀰漫重沓,不知所裁。」
7.蔓延。
巴金《寒夜》十五:「夜在發白,霧瀰漫到岸上來了。」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瀰漫和迷漫的區別[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