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苗年、春節、四月八、吃新節、蘆笙節、花山節、趕秋節、踩鼓節、祭尤節、鬧沖節、爬坡節、遊方節、姊妹節、鼓藏節、捕魚節等。實際上,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
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苗族是我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之一,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苗族人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我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苗族人古時候被稱為「荊楚」、「荊蠻」、「南蠻」,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苗語。不僅如此,苗族還有屬於民族的傳統節日,其種類繁多。
其中,最為隆重的就是傳統節日就是——過苗年。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在這天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而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苗年主要的年貨有糯米糍粑、米酒、豆腐、糕點等。而在苗年還有很多傳統習俗,如大年初一必須男子煮飯等。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朗讀]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
有苗年、春節、龍船節、四月八節、吃新節、蘆笙節、花山節、趕秋節、踩鼓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
苗年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
苗年的民俗活動很豐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蘆笙踩堂,走寨結同年。蘆笙踩堂在本寨蘆笙堂舉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參加。先由小蘆笙手吹出一陣短促的笙曲,接著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們則穿著百鳥衣,戴著銀首飾,銀花冠翩翩起舞,銀佩的脆響和著笙歌,交織成節日動人的旋律。
走寨結同年也是苗年期間重要的民俗活動。每到苗年。寨與寨之間便互為客主,互結同年。全村男女幾十人或上百人,帶上蘆笙,穿上節日盛裝,敲鑼打鼓到同年村進行聯歡活動。進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則帶領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後在蘆笙堂再次吹奏蘆笙及踩堂作為進村儀式,主人也以吹蘆笙踩堂還禮。禮畢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蘆笙踩堂,進行蘆笙比賽,晚上演苗戲,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間進行「坐妹」對歌的社交活動,追尋自己的意中人,通宵達旦。
苗年期間,除上述活動外。苗族人民還舉行鬥牛、斗馬、斗鳥、射擊、爬竿等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其中以鬥牛、斗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前往觀看。
有苗年、春節、龍船節、四月八節、吃新節、蘆笙節、花山節、趕秋節、踩鼓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
苗年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
苗年的民俗活動很豐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蘆笙踩堂,走寨結同年。蘆笙踩堂在本寨蘆笙堂舉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參加。先由小蘆笙手吹出一陣短促的笙曲,接著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們則穿著百鳥衣,戴著銀首飾,銀花冠翩翩起舞,銀佩的脆響和著笙歌,交織成節日動人的旋律。
走寨結同年也是苗年期間重要的民俗活動。每到苗年。寨與寨之間便互為客主,互結同年。全村男女幾十人或上百人,帶上蘆笙,穿上節日盛裝,敲鑼打鼓到同年村進行聯歡活動。進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則帶領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後在蘆笙堂再次吹奏蘆笙及踩堂作為進村儀式,主人也以吹蘆笙踩堂還禮。禮畢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蘆笙踩堂,進行蘆笙比賽,晚上演苗戲,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間進行「坐妹」對歌的社交活動,追尋自己的意中人,通宵達旦。
苗年期間,除上述活動外。苗族人民還舉行鬥牛、斗馬、斗鳥、射擊、爬竿等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其中以鬥牛、斗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前往觀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