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的主要依據是病人的徵候及脈、舌的改變。根據甲亢的某些主要臨床特點,中醫對其辨證,大致可分為5個證型:
(1)陰虛火旺型主要徵候為怕熱、手足心熱、口乾喜冷飲、盜汗、心悸、頭暈、兩目乾澀、腰膝酸軟、耳鳴,脈細數,舌紅少苔。
(2)氣陰兩虛型除陰虛火旺徵候外,更兼氣虛徵候如氣短、乏力、自汗、便溏或浮腫等。
(3)陽亢風動型主要徵候為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苦、頭暈、目眩,手、舌震顫明顯,脈弦數有力,舌紅,苔黃而干。
(4)痰氣凝結型以甲狀腺明顯腫大、眼球突出,或兼胸。
悶氣憋、吞咽不利、喉間有痰等徵候為其主要特點,脈弦滑,舌苔白膩或黃膩。
(5)肝胃火旺型主要表現為肝火(急躁易怒、心悸失眠、胸脅脹滿、口苦咽乾等)及胃火(多吃善飢,形體消瘦、口渴喜冷飲等)的徵候,脈沉弦有力,舌紅,舌苔黃燥。
總的來說,甲亢的中醫辨證,大致可分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虛證表現為肝腎陰虛及氣虛,而以陰虛為主;實證表現為火熱(肝火、胃火)及痰氣凝結。虛證和實證常相兼。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中醫對甲亢如何辨證分型[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