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盪是因外傷後腦幹網狀激活系統出現短暫的功能障礙,是腦皮質發生廣泛的輕度生理功能受抑制的一種病症。其特點是有短時間的意識障礙,醒後有短暫的逆行遺忘,而無器質性損傷的徵象,是腦損傷中最輕的一種。
一般而言,輕微腦震盪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首先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部分病人有心悸、氣促、面色蒼白、多汗、四肢冰涼等症狀,而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可見。
第二,意識障礙,傷後意識立即喪失,多較輕,一般持續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
第三,患者會有逆行性健忘,醒後對受傷當時的事不能回憶,其遺忘程度與腦震盪的輕重成正比。
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多數病人嘔吐數次後即停止,少數幾天後才恢復。還有頭痛、頭昏,可因情緒緊張或活動頭部及變換體位加重,一般3~5天後自行消失,少數患者持續時間較長。
輕微腦震盪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只須臥床休息幾天,減少外界刺激,消除病人對腦震盪的畏懼心理,多數病人在兩周內恢復正常,預後良好。
總之,腦震盪最常見的症狀是有三點:1)傷後不超過半小時的短暫性意識障礙;2)清醒後對受傷時情況不能回憶;3)患者會有一些非特異性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如頭痛、頭暈、噁心、厭食、嘔吐、耳鳴、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等症狀。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輕微腦震盪有什麼症狀[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