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臍周疼痛為臨床常見的小兒病證表現,可見於多種疾病,如:
1.蛔蟲病:最為常見,患兒除臍周疼痛外,還可伴有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飢、異食癖等表現,部分患兒還可出現煩躁易驚、萎靡、磨牙、蕁麻疹、哮喘等過敏症狀。
2.慢性腸炎:患兒臍周或下腹部常表現為長期輕微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脹、排便不暢、疲倦等現象。
3.胃潰瘍:患兒多表現為臍周和胸骨下疼痛,常伴有食慾不佳、反酸、嘔吐、進食後腹痛加劇,甚至可出現嘔血、便血等現象。
4.過敏性結腸炎:患兒多表現為臍周或左下腹反覆疼痛,常伴有便秘與腹瀉交替發作,便前腹痛加劇,便後痛減,排便量少,帶有黏液,並呈膠凍狀。
5.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多表現為臍周陣發性疼痛,常伴有嘔吐、臍周壓痛,但腹壁柔軟。
6.腸痙攣:患兒多表現為突發性腹痛,常伴有嘔吐、排便、排氣等現象,小兒嘔吐、排便、排氣後,疼痛可減輕,不疼時患兒全身狀況較好,一般無壓痛。
此外,急性闌尾炎、腸易激綜合徵等疾病也可出現臍周疼痛,具體需根據患兒的伴隨症狀及其他檢查作出正確判斷。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小孩肚臍周圍疼是什麼原因[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