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重要的勞動器官,具有複雜、精細、靈巧的功能。因此,手外傷或手術後護理的重點是恢復功能。
(1)手部外傷極易引起骨折、肌腱斷裂或皮膚缺損。手術修復後要固定於功能位,特殊情況可取保護位,以便損傷肌腱或移植皮膚順利癒合,使手保存最大功能。患肢用三角巾或弔帶懸吊,平臥時手部抬高,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肢體腫脹。
(2)觀察手指血液循環。血管損傷或壓迫可引起供血不足,包紮過緊可引起靜脈回流障礙。應仔細觀察手指端皮膚顏色,如蒼白或紫紺,甲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顯著腫脹或指腹凹陷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及時鬆動包紮敷料並及時請醫師處理。
(3)滲血較多者,應及時更換敷料,防止局部感染。有感染者立即拆除部分縫線,以利引流。
(4)在保證損傷組織修復的前提下,及早進行功能鍛鍊。早期可用健手或他人幫助被動屈伸手指及腕關節,待手指能自行活動後,則主動練習握拳、握物、拇指對指等動作,或用分指板練習。
(5)手部功能練習時,可配合臘療或其它熱療,以緩解疼痛和痙攣,促進腫脹消退。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手部手術後如何護理[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