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細胞肥厚為特徵改變的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發病率明顯低於擴張型心肌病,因心肌肥厚,心室的代償能力較強,病程也長,症狀出現較晚。肥厚型心肌病的發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數人認為是多種病因,不同病人的發病原因可能不一樣。有的可能是單一病因,有的可能是多種因素。就目前所知,認為遺傳因素是主要病因,因其有明顯的家族性發病傾向,常合併有其它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的患者出生時就有本病。在一些人群,已從基因水平證明有與肥厚型心肌病相關聯的基因變異。但並不適合其它人群。另外也有人認為是自身免疫、營養不良、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機理仍在研究探討中。
根據血液動力學的不同,臨床上將肥厚型心肌病分以下幾型:
(1)心室間隔肥厚型心肌病:此型最多見,約占肥厚型心肌病中的90%,其中1/3累及心室間隔基底部,構成主動脈瓣下狹窄,1/3為整個心室間隔肥厚,1/3肥厚的室間隔延長至乳頭肌。心室間隔與左心室後壁厚度之比>1.3,稱為「不對稱性肥厚型心肌病」
(2)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病變只是心臟瀰漫性肥厚,沒有左室流出道梗阻。
(3)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病變是主動脈瓣下狹窄,左室流出道梗阻。也有人稱之為「特發性肥厚型主動脈瓣下狹窄」
其它非常少見的還有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腱索或乳頭肌肥厚型心肌病、單心室或者單心房肥厚型心肌病。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是肥厚型心肌病[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