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又譯作伊波拉病毒,屬絲狀病毒科單股負鏈rna病毒,十分罕見,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的伊波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伊波拉"由此而得名。
伊波拉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愛滋病為3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叫伊波拉病毒[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