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循環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與頸動脈系統缺血相似,除不可調節的年齡、性別、種族、遺傳背景、家族史、個人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飲食、吸煙、活動缺乏等)、肥胖及多種血管危險因素,後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臟病、卒中、tia病史、頸動脈病及周圍血管病等。
頸椎骨質增生不是後循環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認為轉頭、頸可使骨贅壓迫椎動脈,導致後循環缺血,由於前庭神經核對缺血敏感,故而產生頭暈/眩暈。這種以假設代替證據的模式是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診斷混亂的重要原因。而臨床研究則證明頸椎骨質增生絕不是後循環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因為在有或無後循環缺血的中老年人群間,頸椎骨質增生的程度並無顯著差別,只有血管性危險因素的不同;連續的椎動脈動態造影僅見個別有因骨贅引起的動脈受壓;進行轉頸後的都卜勒超聲檢查,未見有或無後循環症狀者間椎動脈顱外段受壓比率有差異。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年輕人腦供血不足是什麼原因[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