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哮喘急性發作的重要誘因,呼吸道病毒感染尤其多見於兒童,好發於冬春季節,溫差變化比較大的季節。容易引起病毒性感染原因很多,一般有三方面的因素:①機體抵抗力較低,抗感染和抗寒能力差;②氣溫的突然降低使人們的呼吸道黏膜和皮膚的血管發生收縮,局部抗感染能力下降;③某種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使人們接觸病毒的機會明顯增加。
哮喘孕婦預防流行性感冒特別重要,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學者發現(2010年),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者較多,住院率顯著高於非妊娠患者,且與新生兒不良轉歸有關。
按現在的科學水平,人們無法把握氣溫的變化,但每天收看當地電視台的天氣預報,適時增減衣著,保暖防寒很有必要。注意當地呼吸道疾病,特別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信息也很重要。如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應儘量不去公共場所,酌情戴口罩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關鍵在於平時鍛鍊身體以增強體質,但運動量不宜過大,而且要由小逐漸加大,運動前最好吸入適量的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劇烈的運動,如爬山和短跑不適於哮喘患者,一般而言,游泳和散步比較適宜。平時用冷水洗臉、洗腳也有助於提高耐寒能力,但必須從夏季開始。哮喘患者不應吸煙,也應儘量避免被動吸煙,這對保護氣道的局部抵抗力甚為重要。哮喘患者還應注意勞逸結合。有些醫生還主張使用增加機體免疫藥物如卡介苗素和某些中成藥,但其效果很難客觀評估,因此學者們看法不一。
哮喘患者是否可以注射流感(流行性感冒)疫苗,一直有爭議。筆者認為有幾種情況應當禁忌或慎用流感疫苗:①哮喘急性發作;②過敏體質顯著;③曾因注射流感疫苗而發生過敏反應或哮喘。如果哮喘患者處於緩解期,而且沒有上述情況,應當在流行性感冒發作前注射流感疫苗,這有助於患者順利度過流感流行季節。在流感流行季節,可酌情使用奧司米韋(oseltamivir)、扎那米韋(zanamivir)和金剛烷胺(amantadine)進行抗流感冒病毒治療。
這裡要特別注意,流感不等於普通感冒。有人注射流感疫苗以後發生感冒就認為注射流感疫苗無效,這是誤解。實際上流感疫苗只能預防流感,不能預防普通感冒。因為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般每年只可能患一次。流感流行季節通常比較明確、短暫,但2009年夏初開始在世界部分國家或地區流行的h1n1流行性感冒呈散發性流行,一直蔓延至秋天,其流行病學特點與一般流感明顯不同,可謂特例,原因尚不清楚。
普通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而最主要是鼻病毒。人患普通感冒以後對鼻病毒的免疫力很差,因此一年中可以反覆感染,多次發生普通感冒。人注射流感疫苗以後還應當注意預防普通感冒。
臨床上,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不多。嬰幼兒期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可酌情選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藥物,如利巴韋林(ribavirin)、重組人干擾素α1b。干擾素為人體在外源性和內源性誘因作用下產生的一種有廣譜抗病毒活性的低分子糖蛋白,能通過多種機制而發揮抗病毒的生物學功能。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促進臨床症狀和肺部體徵緩解和消失,還可調節該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亂,誘導產生內源性干擾素,對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後的哮喘有積極意義。但干擾素治療中可能出現某些不良反應,應給予足夠重視。
某些中藥(如柴胡、板藍根、大青葉等)和某些傳統經驗方劑(如玉屏風散、五虎湯、金貝清肺顆粒)等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臨床實踐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加快症狀的緩解和病毒感染的控制。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哮喘患者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