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是指使用短毫針針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診治疾病的一種方法。人的耳郭上分布有許多穴位,它們可以反映機體相關器官的機能及病理情況,因此在相關部位發生病變時,耳穴會發生病理反應,如壓痛或色暈等。反之,針刺一定穴位可以刺激或協調器官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其治療範圍較廣,操作方便,且對疾病的診斷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由於咳嗽多由肺或支氣管疾病引起,所以耳針治療咳嗽常取耳廓的支氣管及肺等部位。
這裡作者仍然要提醒一下,耳針看來簡單易行,但仍有少數人會發生暈針。另外,孕婦、高血壓患者及心臟病患者要慎用。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和伴有高度貧血者不宜針刺。因耳郭在外,表面凸凹不平,結構特殊,針刺前必須嚴格消毒,有傷面和炎症部位禁針,針刺後如針孔發紅、腫脹應及時塗2.5%碘酒,防止化膿性軟骨膜炎的發生。所以要施用耳針進行治療時也是應當去看醫生的,切勿自行不正規地操作以免適得其反。此外,筆者認為耳針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要根治「咳嗽」,必須尋根求源,只有消除病因,咳嗽方可痊癒。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耳針可以治療咳嗽嗎[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