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是自身抗體[朗讀]
自身抗體是指抗自身組織、器官、細胞及細胞成分的抗體。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存有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機制的維持,正常的免疫反應有保護性防禦作用,即對自身組織、成分不發生反應。一旦自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則機體視自身組織、成分為「異物」,而發生自身免疫反應,自身抗體。正常人體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體,但不會發生疾病,但如果自身抗體的滴度超過某一水平,就可能對身體產生損傷,誘發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許多自身抗體,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核抗體。另外,抗心磷脂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線粒體抗體、抗紅細胞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內皮細胞抗體、抗神經原抗體、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胰島素受體抗體等也都是自身抗體。自身抗體的產生可能是致病抗原成分之間存在某些相同的分子結構;出現了與自身抗原發生交叉反應的免疫應答;也可能是某些感染因素使自身抗原變性,免疫系統對這些暴露的新抗原產生自身抗體。自身抗體致病作用尚不清楚,它究竟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因」還是「後果」有不同看法。對有高滴度自身抗體,而無臨床症狀者可不必治療,但應定期到醫院隨診複查。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