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亦稱銀屑病,此類病人較一般病人易患關節炎,據統計牛皮癬並發關節炎者約占2.6%~7%,稱其為牛皮癬關節炎,為血清陰性,hla-b27陽性關節炎。
病因不明,一般認為是因皮膚病變產生毒素引起的關節炎。
病理變化是病變關節滑膜水腫,關節腔積液,後滑膜增厚。嚴重者關節軟骨破壞,骨端吸收,關節脫位或半脫位,甚至強直。其症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很相似,但患者多在35~40歲時發病,男女之比為3∶2。
最常見的表現是手、足小關節單個或少數關節發病,不對稱。關節腫脹、疼痛、皮膚發亮,可緩慢或突然發病,反覆發作,時好時壞,疼痛呈遊走性,很少累及掌指或跖趾關節而多見於遠側、近側的指(趾)間關節。有一類同時有腕、膝、髖、肘關節受累;還有一類與強直性脊柱炎相似,累及骶髂關節和脊柱。大多數病人指(趾)甲有牛皮癬改變,如指(趾)甲小點狀凹陷、甲板肥厚、混濁、脆裂等。
x光檢查:早期侵犯骨骼,先有骨質疏鬆,以後密度增加,關節腔變窄,關節面被侵犯,骨幹萎縮,嚴重時骨端破壞。後期骨質增生,受累關節僵硬,半脫位或脫位。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可採用中西藥治療牛皮癬的同時,按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處理關節炎,採用休息、口服維生素b12或多種維生素,口服大量阿司匹林,或可應用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等,我國草藥雷公藤、山海棠有一定療效。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有些牛皮癬病人何以會出現關節炎[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