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初起時,一般表現為粟粒至綠豆大炎性紅丘疹,以後可逐漸擴大,增多或融合成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邊繞以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乾燥的銀白色鱗屑,輕刮即脫屑,露出一層「薄膜」,刮除薄膜,則出現點狀出血,上述為尋常型銀屑病皮疹所具有的基本特徵。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皮疹的形態可表現為多種形狀:如損害為較均勻一致的點狀丘疹,呈雨滴狀散發全身者,稱點滴型銀屑病;如皮疹呈圓形,形似硬幣者,稱錢幣狀銀屑病;如損害不斷擴大,互相融合,形成不規則的地圖狀,稱地圖狀銀屑病;如損害逐漸擴大而中央消退或成迂迴彎曲如腦回者,稱回狀或環狀銀屑病;如皮疹呈帶狀,則被稱為帶狀銀屑病;如皮疹局限於頭面部,並具有脂溢性皮炎和銀屑病的特徵者,稱脂溢性皮炎樣銀屑病;還有少許病人皮損有糜爛滲液,乾燥後形成污褐色鱗屑性痂皮,並重疊堆積,狀如蠣殼樣,稱蠣殼狀銀屑病;有些患者的皮疹呈暗紅扁平狀,類似扁平苔蘚者,稱為扁平苔蘚樣銀屑病;少數病人的皮疹表面,增生明顯,高低不平,類似「瘊子」樣外觀,而稱為疣狀銀屑病。因此,除掌握銀屑病的基本皮疹外,還應了解疾病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損害,才不容易造成誤診。不管銀屑病皮疹的形態如何,具有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是各種損害的共同特點。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銀屑病還有哪些特殊的皮疹[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