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學者指出:「吃飯時間的選擇,對於體重的增加或減少,要比人體攝入卡路里(熱量單位)的數量及質量顯得更重要。」原因是,人體的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間是在上午8~12時。因此,肥胖者只要避開上述時間吃飯,就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為此,國外有人風趣地把此方法稱為「吃飯時間差」減肥法。
據現代科學研究,人體內進行的各種生理活動在一天內的各個時間是不盡相同的。通常情況下,早晨活動要比下午強,下午又比晚上和夜間強。人體每日新陳代謝的尖峰時間在早8點至12點,如果在新陳代謝低下的時候進餐,可能引起脂肪的沉積,因此把吃飯時間避開上述時間,就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研究發現,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下午半天進食對體重的影響要比上午半天大。同樣進食同熱量的食物,晚上進食要比上午進食更容易增長體重。因此,我們建議晚餐不能超過一天食量的30%,而早餐則至少應到35%。這種減肥法就像打排球的「時間差」扣球,減肥也可通過時間差減肥法達到。國外有人把這種減肥方法叫做「進餐時差」減肥法,又叫「控食法」。有的專家甚至說:「吃飯時間的選擇,對於體重的增減來說,可能比人體攝入的熱量更重要。」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是 進餐時差 減肥法[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