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風,尤其是腦血栓形成多在腦動脈硬化基礎上產生。有效的腦動脈硬化防治可大大降低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適當的飲食調整可延緩腦動脈硬化的進展。當飲食中動物脂肪和膽固醇成分較高時,大量脂類物質可在血管壁中沉積,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動脈硬化患者的飲食應注意如下幾點:
1.多吃素菜少飲酒。
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鉀、鎂。維生素C可調節膽固醇代謝,防止動脈硬化發展,同時可增加血管的緻密性。酒類尤其是烈性酒,可促進動脈硬化,也可誘發中風。
2.常用植物油、少吃動物脂肪。
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血清膽固醇降低;而動物脂肪如豬油、奶油、肥肉、動物內臟、蛋黃等含膽固醇較高。
3.飲食清淡不過飽。
飲食以清淡為宜。因為嗜咸飲食,鈉會進入血管壁,使其增厚,血壓增高。進食量應適當,不宜過飽,否則身體過胖加重心臟負擔。
4.蛋白海味不能少。
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同樣會發生血管硬化。蛋白質含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以供應身體必需胺基酸。飲牛奶以去脂為佳。海產品如海帶、海魚等含有豐富的碘、鐵、鈣、硒、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被公認為大腦營養劑、血液稀釋劑,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糖尿病患者中風後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