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脊髓受壓損傷為主要表現。隨著MR技術的應用,其診斷及治療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具體表現如下:
受壓脊髓表現為t2w1信號增高,t1w1呈等或稍低信號,若脊髓受壓程度嚴重時,t2w1信號稍減低,這些改變反映了頸髓受壓和受損程度。t1w1等信號/t2w1高信號代表水腫、脫髓鞘,而無神經元丟失;而t1w1低信號/t2w1高信號代表灰質疏鬆、壞死、囊變;t1w1等信號/t2w1等信號代表頸髓壓迫呈慢性進行性加重、頸髓萎縮變性。t1w1低信號代表不可逆病變,預示手術效果差;而t2w1高信號代表了可逆與不可逆的病理過程,包括水腫到脊髓軟化、空腔形成,反映了脊髓恢復的不同潛力。當脊髓來自一個側方如前方壓迫時,不產生軸向移位,它由圓形變成橢圓形,這種延伸方式與擠壓方向呈垂直狀,表現在負荷方向的短縮或受壓,這種變形其橫切面仍可恆定,周邊增加,即mr水平圖像上脊髓變成橢圓形或新月形。當進一步施力,脊髓後方及側方無退讓爬行餘地時,或黃韌帶骨化,椎管狹窄等,椎管內「緩衝間隙」進一步明顯變小,脊髓將產生來自前後方及側方的輻射狀壓迫,形成束帶卡壓,脊髓向外擠出,組織變位由受壓中心沿縱軸移位,受壓邊緣將伴隨剪切應力,且移位損害較大,造成邊緣效應。這就是mr矢狀掃描上顯示的脊髓呈蜂腰狀或串珠狀改變,縱向迂曲,受壓變細。這兩種方式共同作用使脊髓發生病理形變,這是脊髓受壓應力、張應力和脊髓蠕變的生物力學特點所決定的。當脊髓在較大壓力下長期受壓,脊髓血循環與腦脊液循環障礙,脊髓出現囊變或空洞等,在mr上呈現髓內高信號。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脊髓型頸椎病MRI表現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