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全稱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是指起源於支氣管和肺的原發性惡性腫瘤。肺癌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一方面不斷長大,另一方面癌細胞會從腫瘤上脫落,進入淋巴管和血管,最終能否發生淋巴轉移和血液轉移,又叫遠處轉移。如果在腫瘤未發生遠處轉移時,通過外科手術將原發腫瘤和局部轉移淋巴結徹底切除,就有可能徹底治癒肺癌。
外科醫生嘗試應用手術切除治療肺癌最早追溯到1821年,但直到1933年手術切除療法才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一年華盛頓大學的醫生在聖路易斯的巴恩斯-猶太醫院完成了歷史上第一例成功的肺癌切除手術。患者是一位48歲的男性產科醫生,手術方式為左側全肺切除術。手術後患者繼續開業行醫,無瘤生活了30年,死於與肺癌無關的疾病。這一手術的成功給了外科醫生極大的信心,使人們確信外科手術可以治癒當時令人束手無策的肺癌。隨著現在科學技術,尤其是醫學的發展,醫學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治療肺癌的新方法,但直到今天外科手術仍然是肺癌最有效的局部治療方法。最新的資料顯示,體檢時通過進行胸部ct掃描發現的早期肺癌,手術切除後超過90%的肺癌患者能夠存活10年以上。
1.根治性手術。
對於早期肺癌,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徹底切除肺部原發腫瘤及胸內的轉移淋巴結,即所謂的「根治性切除」,力求達到根除疾病的目的。在不同的年代對根治性手術的定義也不同,在幾十年前認為手術切的越多,如全肺切除,便是所謂的「根治術」。但全肺切除的弊端是顯而易見,因而早期所謂的「根治術」患者仍有不少在手術後出現復發和遠處轉移,長期生存期並未獲得延長。近年來,肺癌手術原則強調「最大限度的切除病灶,手術切緣陰性,就屬於根治性手術。有些相對晚期的肺癌患者在經過手術前化療後病灶明顯縮小,為手術切除創造了條件,使難以切除的肺癌,達到了根治性切除,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應當指出的是,外科根治性手術,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根除肺癌,要取得好的療效,還是要通過多學科的綜合治療,才能提高肺癌的長期生存率。
2.姑息性手術。
與根治性手術相對應的是姑息性手術,它是以切除全部或部分病灶,減輕腫瘤相關症狀,減少患者痛苦為目的的手術,能夠使肺癌患者咳嗽、咯血、發熱等症狀減輕,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另外有少數患者除肺部腫瘤外,經過仔細全面的檢查在肺外僅有單一的腦或腎上腺轉移病灶,也可行胸部病灶及腦或腎上腺局部病灶切除術,這種擴大手術也屬姑息性切除術。對姑息性切除術患者,手術僅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結合手術前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能最大程度低提高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什麼手術能治療肺癌[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