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正常人群而言,沒有必要清腸道排宿便。如果是慢性便秘患者,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時應用一些藥物來促進排便,改善便秘情況;如果是需要做腸鏡的患者,在檢查之前主要通過調整飲食及服用導瀉藥物清空腸道。
「宿便」不屬於醫學上的概念,而是一些產品在營銷時所創造的詞彙,簡單來講就是指積存在體內尚未排出的糞便。其實正常人是沒有必要清腸道排宿便的,只要是排便規律,糞便性狀正常,沒有糞便干硬、排便困難等表現,一般都是正常的現象,未排出的糞便對身體也沒有危害,沒有必要做一些特殊的干預。
如果是有慢性便秘的患者,則需要通便,主要是調整飲食及生活方式,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瀉劑或促動力劑,但是不要自行濫用一些刺激性瀉藥或一些「清腸道排宿便」的產品。對於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則需要在用上述方法的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有的人群需要清腸道,則是做腸鏡檢查或治療之前的必要準備。具體的方法是在檢查前三天宜吃無渣或少渣半流質飲食,儘可能少吃蔬菜、水果、含籽粒的食物。在檢查前10小時,需要服用瀉劑來清空腸道,常用的瀉劑有復方聚乙二醇、乳果糖口服液、甘露醇和磷酸鈉鹽等,這些藥物均需要服用2次以上,2次間隔4小時左右,然後大量喝水以促進大便的排出,若疑為腸息肉,準備做電切術者不能使用甘露醇清腸。當大便至清水樣、無渣時,說明腸道已做好準備充分。如出現噁心、嘔吐,應告訴醫生或護士,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檢查當天上午需空腹。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清腸道排宿便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