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的爆發導致清王朝頓時幾乎崩潰。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武昌起義,這場起義一開始是由於四川發生了保路運動,清廷的南方的部隊大量地調到了四川地區平定叛亂,導致了中部,尤其是武昌地區軍力的空虛。
在這種情況下,武昌起義由部分革命軍人發動,很快他們就控制了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起義的風暴也迅速席捲了全國,很快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包括上海)、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就當時的軍力來說,新軍一共有19鎮(一鎮相當於一個師),有8鎮還受清朝控制(前6鎮在北京和直隸地區,第7鎮在河南,第23鎮在吉林)。此外,還有18個混成協(一協相當於一個旅),有7個協受清朝控制。除此之外,其他的軍隊都在脫離清朝統治的省份,所以已經不受清朝所控制。
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出,武昌起義後全國大部分省份在短時間內紛紛脫離清朝統治,宣布獨立,形成了革命黨陣營。而清朝在中原十八省,只剩下了河南、山東、直隸和甘肅,已經沒有多少統治地盤了。
清朝能夠用於平叛的軍隊只剩下北洋六鎮,而這支軍隊只受袁世凱的調遣
當時可以說,清朝能夠用來打仗的部隊就只有北洋六鎮,而這北洋六鎮也是全國所有新軍當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從後來他們和武昌革命軍作戰的表現就能看出,當時其他的部隊對戰北洋六鎮,基本都不是對手。
為了調集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去評判,清廷不得已重新啟用了之前被清廷棄用在家的袁世凱。而袁世凱出山也是要講條件的,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之下,清廷讓袁世凱出任了內閣總理大臣。
在出任了總理大臣之後,袁世凱出動北洋軍進攻武昌的革命軍,北洋軍打的非常順手,經過激戰,他們占領了漢陽和漢口,革命軍只剩下了武昌。
但是在這個時候,袁世凱停止了對革命軍的進攻。像袁世凱這種老油條,好不容易抓到了人生巔峰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了。
如果這個時候,袁世凱出兵消滅了革命軍,那麼他也知道這個後果就是清廷會很快把他罷免,讓他再次閒賦在家,袁世凱怎麼可能這麼蠢呢?
所以他在出兵鎮壓的開始,不斷地找清廷要錢,之後把武昌起義控制住後就收手,不滅了武昌起義軍,但也把他們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這樣,他就可以利用南方革命黨和清廷之間的矛盾,兩邊談判,左右逢源。
他和南方革命黨人經過談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他自己計劃中的意外收穫,那就是如果能夠讓清帝退位,他可以當民國大總統。
大總統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權力的巔峰。這對於袁世凱來說是不管他怎麼博弈能夠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他對這個談判結果自然是非常滿意的。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當袁世凱和孫中山通電話後,得到了孫中山讓他出任民國大總統的許諾後,他自己也激動得很久沒說話,實際上很可能當時他都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價碼。
所以袁世凱行動了,他馬上製造了南北談判的輿論,接著就不停地逼迫清廷皇帝退位。當時主政的是裕隆太后,皇帝宣統還只是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裕隆太后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當然,這中間還有袁世凱的恐嚇,他也經常說西方帝王在王朝覆滅後上斷頭台的下場(法國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裕隆太后本身缺乏政治經驗,也沒有多少手段,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宣布了退位。
如果清廷不投降的結果
我們按照這個題目的假設,清廷當時是扛到底,不退位,那麼會是什麼結果呢?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袁世凱得到了當大總統的保證,所以他只會奔著大總統去的。他也知道,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勞,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曾國藩那樣,最後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兵權,封個爵位,然後光榮退休,死後再追封個什麼榮譽而已。
所以袁世凱所掌控的軍隊是不會繼續幫清廷打仗了。
而北洋六鎮中,實際上袁世凱控制了五鎮的兵馬,只有第一鎮是掌握在清廷手中,畢竟第一鎮都是滿人,他們是會誓死效忠清朝的。
那麼這個時候,清廷還有多少部隊呢?新軍19鎮中,除去袁世凱的5鎮,還有獨立省份控制的11鎮,清廷只剩下了3鎮的兵馬,而其中的2鎮還在別的省份,實際直接控制的也就只有1鎮了。此外,18個混成協,當時還效忠清廷的也只有7個協,都駐紮在全國各地,其中甘肅、雲南的各1個協以及新疆的2個協是根本不可能調到中原作戰,因為太遠。東北有2個協,河南有1個協,估計這些部隊中最多也只能調動3個協左右。
也就是說,清廷當時能夠直接掌控的軍隊,就算都加在一起,以1鎮3協的兵力,(1鎮為2協,1鎮3協相當於2鎮半)也干不過袁世凱掌控的北洋六鎮中的5鎮軍力。
當時袁世凱還只是在逼迫清廷退位,如果一直如此拖下去,很可能到後來袁世凱也會不耐煩,直接宣布叛變,脫離清廷,那清廷就真的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了。
真的乾的話,時間久了,袁世凱就會直接宣布革命,然後帶著他的5個鎮進攻北京,清廷就出動了最後的部隊,1鎮3協,(2協從東北過來,1協從河南過來,其實能不能來都不好說,我們就算他們來了吧)對戰北洋六鎮中的5鎮兵馬,一場大戰下來,基本這1鎮3協就報銷了。(北洋第一鎮的戰鬥力實際上不如其他五鎮中的任何一鎮,而3協的戰力來說,也不是那五鎮的對手)。
然後呢?然後袁世凱帶著五鎮兵馬進入北京,打進紫禁城再去逼清朝退位?那會就不是退位的問題了,而是把你殺了直接革命的問題了。
所以,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通過不流血的方式和革命黨談判,還能保留自己的顏面,還能夠在談判中爭取到一些利益,如清廷一年400萬銀元的待遇就是這樣爭取過來的。
所以,當時對於清朝來說,除了退位,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辛亥革命後,如果清政府不投降,結果會怎麼樣[朗讀]
清帝不退位,可能會被團滅,就像當年蒙元團滅女真人一樣。而北洋系也會分裂,內戰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實並不是被革命黨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立憲派。因為在當時,不管是革命黨還是保皇黨,他們的實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維持清政府。
當時真正支撐清朝,扛著清朝苟活了幾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繼續守舊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凱和張之洞所代表的立憲派漢人精英官僚集團。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這幫立憲派人士在幕後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後的滅亡,就是因為清廷得罪了漢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廣泛的統治基礎。
那麼,清政府是得罪漢人精英官僚的呢?這個還要從頭說起。
太平天國之前,漢人都是奴才,沒有顛覆清政府的實力,就連叫板的實力都沒有。然而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後,漢人突然就有這個叫板的實力了。因為統治天下的三樣法寶:軍隊、財源和輿論控制,有兩樣都落到了漢人的手上。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部歇菜,全國能打的軍隊全部都是地方團練武裝。這就意味著,清政府的槍桿子被漢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還想努把力,再把兵權奪回來。但是從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權不僅沒奪回來,反倒還徹底喪失了對軍隊的掌控。
沒辦法,全國旗人就那麼幾十萬人,清政府單純靠旗人就想組建一支近代化勁旅,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槍把子丟失的背後,就是清政府對財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財源分別交給了地方勢力和英國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個甩手掌柜。
接連丟槍桿子和錢袋子,換做別的王朝,必然是死翹翹。不過慈禧有點本事,她依靠當時唯一還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輿論,搞「以滿制漢、互相制衡」的套路,籠絡漢人精英官員為她賣命,硬是又給清政府續了將近四十年的命。(輿論就是科舉制度)。
然而,在庚子國難的前後,由於慈禧的舉措失當,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東南十省督撫搞互保運動,根本不聽慈禧的調度。
八國聯軍事件平息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為了拉攏地方實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當年戊戌變法的那一套。由於是新政,所以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止。結果這一廢止,清政府中央原本還能掌控的輿論控制也丟了。
不過輿論丟了就丟了,這沒所謂。科舉那種老套的籠絡人心之法本來就已經過時,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長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貫徹新政,繼續給漢人精英官僚放權。
也就是說,只要清政府能認真落實它宣稱的立憲政策,不得罪漢人精英官員,它必定還能繼續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後,上台執政的載灃那幫人,都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貨。他們以為奪回軍隊和財源就能繼續維護專制統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漢人官僚集團的底線。結果徹底觸怒了漢人官僚集團。
載灃先是逼袁世凱交兵權,袁世凱交了,載灃志得意滿,以為自己操控了北洋軍,手裡就有了槍桿子。豈不料北洋軍對清政府早已經是心懷鬼胎。
緊接著,載灃又搞皇族內閣,十三名閣員當中有九人都是滿人,這讓對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漢人官員大失所望。
在當時,心存顛覆清政府統治想法的官員不在少數。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動,是因為缺一個領頭造反的人。後來武昌新軍一鬧,南方的漢人官員就全起誓了。
面對這種漢人官員全造反的情況,清政府當時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趕緊立憲,儘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鎮壓。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載灃那幫人選擇了武力鎮壓,徹底葬送了清王朝。
當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北洋新軍,各省的新軍,各省的巡防營),新軍大部分都支持革命黨,北洋新軍雖不支持國民黨,但也不願意為清政府賣命,屢屢臨陣要挾清中央政府。巡防營比較特殊,南方的巡防營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比如湖北巡防營就陣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義軍;廣西巡防營長官陸榮廷趕跑廣西巡撫沈秉坤,宣布廣西獨立。
北方的巡防營普遍都在觀望,他們雖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給清政府賣命。比如奉天巡防營長官張作霖,清政府讓他出兵,他就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最後看袁世凱勢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這等於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全部都在反對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
後來洋人表態了。表示支持袁世凱,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凱見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讓他聯合北洋軍40多位主要統兵將領,聯名致電清廷,宣布擁護共和、「勸說」清帝儘早退位,並「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注意啊,此時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蘇等地,鎮壓武昌起義民軍的清朝北洋軍前敵統帥。就連他這個前敵總指揮這個節骨眼上聯名屬下發電報,勸皇上趕緊退位,這意思太明確了:先客客氣氣的跪地磕個頭,再起身冷冷的威脅,我既然能鎮壓革命黨,也可以調轉槍口逼你就範,你小丫的別不識時務。
並且在這份聯名通電中,還有兩個人也署名表態了,一個是武衛左軍統帥薑桂題,一個是江南巡防營長官張勳。他們都是保皇派將領,可此情此景,他們也開始支持袁世凱逼宮了。
試想一下,新軍反清,北洋新軍逼宮,巡防營和毅軍也參與逼宮。此情此情,載灃和他的皇族內閣還有什麼信心讓溥儀這個小娃娃繼續賴在皇位上坐著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軍造反是必然的。因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清帝退位後僅一周,他又聯名通電,給清中央政府發去了第二份逼宮電文。
瑞等不忍宇內有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祖宗神明,實式鑒之。
段祺瑞的這話說的很直白了:你們要是再不識相,我們就帶兵進京,把皇帝、太后、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來。
事態發展到這裡,形勢再明了不過了。清室若是識相,北洋系給予優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識相,北洋系就要大開殺戒。所以清室那幫人若是還賴著不退位,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團滅。
不過,由於北洋系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馮國璋、張勳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殺清室,想必北洋系內部也必然有一場內戰吧。
清朝其實並不是被革命黨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立憲派。因為在當時,不管是革命黨還是保皇黨,他們的實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維持清政府。
當時真正支撐清朝,扛著清朝苟活了幾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繼續守舊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凱和張之洞所代表的立憲派漢人精英官僚集團。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這幫立憲派人士在幕後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後的滅亡,就是因為清廷得罪了漢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廣泛的統治基礎。
那麼,清政府是得罪漢人精英官僚的呢?這個還要從頭說起。
太平天國之前,漢人都是奴才,沒有顛覆清政府的實力,就連叫板的實力都沒有。然而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後,漢人突然就有這個叫板的實力了。因為統治天下的三樣法寶:軍隊、財源和輿論控制,有兩樣都落到了漢人的手上。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部歇菜,全國能打的軍隊全部都是地方團練武裝。這就意味著,清政府的槍桿子被漢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還想努把力,再把兵權奪回來。但是從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權不僅沒奪回來,反倒還徹底喪失了對軍隊的掌控。
沒辦法,全國旗人就那麼幾十萬人,清政府單純靠旗人就想組建一支近代化勁旅,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槍把子丟失的背後,就是清政府對財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財源分別交給了地方勢力和英國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個甩手掌柜。
接連丟槍桿子和錢袋子,換做別的王朝,必然是死翹翹。不過慈禧有點本事,她依靠當時唯一還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輿論,搞「以滿制漢、互相制衡」的套路,籠絡漢人精英官員為她賣命,硬是又給清政府續了將近四十年的命。(輿論就是科舉制度)。
然而,在庚子國難的前後,由於慈禧的舉措失當,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東南十省督撫搞互保運動,根本不聽慈禧的調度。
八國聯軍事件平息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為了拉攏地方實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當年戊戌變法的那一套。由於是新政,所以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止。結果這一廢止,清政府中央原本還能掌控的輿論控制也丟了。
不過輿論丟了就丟了,這沒所謂。科舉那種老套的籠絡人心之法本來就已經過時,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長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貫徹新政,繼續給漢人精英官僚放權。
也就是說,只要清政府能認真落實它宣稱的立憲政策,不得罪漢人精英官員,它必定還能繼續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後,上台執政的載灃那幫人,都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貨。他們以為奪回軍隊和財源就能繼續維護專制統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漢人官僚集團的底線。結果徹底觸怒了漢人官僚集團。
載灃先是逼袁世凱交兵權,袁世凱交了,載灃志得意滿,以為自己操控了北洋軍,手裡就有了槍桿子。豈不料北洋軍對清政府早已經是心懷鬼胎。
緊接著,載灃又搞皇族內閣,十三名閣員當中有九人都是滿人,這讓對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漢人官員大失所望。
在當時,心存顛覆清政府統治想法的官員不在少數。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動,是因為缺一個領頭造反的人。後來武昌新軍一鬧,南方的漢人官員就全起誓了。
面對這種漢人官員全造反的情況,清政府當時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趕緊立憲,儘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鎮壓。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載灃那幫人選擇了武力鎮壓,徹底葬送了清王朝。
當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北洋新軍,各省的新軍,各省的巡防營),新軍大部分都支持革命黨,北洋新軍雖不支持國民黨,但也不願意為清政府賣命,屢屢臨陣要挾清中央政府。巡防營比較特殊,南方的巡防營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比如湖北巡防營就陣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義軍;廣西巡防營長官陸榮廷趕跑廣西巡撫沈秉坤,宣布廣西獨立。
北方的巡防營普遍都在觀望,他們雖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給清政府賣命。比如奉天巡防營長官張作霖,清政府讓他出兵,他就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最後看袁世凱勢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這等於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全部都在反對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
後來洋人表態了。表示支持袁世凱,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凱見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讓他聯合北洋軍40多位主要統兵將領,聯名致電清廷,宣布擁護共和、「勸說」清帝儘早退位,並「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注意啊,此時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蘇等地,鎮壓武昌起義民軍的清朝北洋軍前敵統帥。就連他這個前敵總指揮這個節骨眼上聯名屬下發電報,勸皇上趕緊退位,這意思太明確了:先客客氣氣的跪地磕個頭,再起身冷冷的威脅,我既然能鎮壓革命黨,也可以調轉槍口逼你就範,你小丫的別不識時務。
並且在這份聯名通電中,還有兩個人也署名表態了,一個是武衛左軍統帥薑桂題,一個是江南巡防營長官張勳。他們都是保皇派將領,可此情此景,他們也開始支持袁世凱逼宮了。
試想一下,新軍反清,北洋新軍逼宮,巡防營和毅軍也參與逼宮。此情此情,載灃和他的皇族內閣還有什麼信心讓溥儀這個小娃娃繼續賴在皇位上坐著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軍造反是必然的。因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清帝退位後僅一周,他又聯名通電,給清中央政府發去了第二份逼宮電文。
瑞等不忍宇內有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祖宗神明,實式鑒之。
段祺瑞的這話說的很直白了:你們要是再不識相,我們就帶兵進京,把皇帝、太后、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來。
事態發展到這裡,形勢再明了不過了。清室若是識相,北洋系給予優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識相,北洋系就要大開殺戒。所以清室那幫人若是還賴著不退位,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團滅。
不過,由於北洋系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馮國璋、張勳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殺清室,想必北洋系內部也必然有一場內戰吧。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