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男性比女性多3490萬。數據一出,「單身」、「剩男」、「光棍」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熱議。
「單身」、「剩男」、「光棍」,這三個詞的意思,看似相同,實則有一定的差別。「單身」是指調查時點處於未婚或者離婚狀態,「剩男」通常是指由於客觀或主觀原因而未在理想年齡找到合適結婚伴侶的男性,而「光棍」通常則是指有結婚願望但從未婚配的大齡單身男性。
無論是「剩男」,還是「光棍」,在年齡方面進行劃線,通常都是以30歲為界。這並不是說,過了30歲,男人就很難成家。在城市裡,男性在30歲以後成家還是較為普遍的。
例如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全國結婚登記,30歲以上的人有757.7萬,這其中應該就有很多是初婚男士。但在農村,一旦男性過了30歲還沒有成家,就有從單身淪為光棍的風險了,即一輩子可能被迫單身。
2020年結婚登記人口年齡分布情況。
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剩男」現象的存在。在城市「剩男」群體中,有些男士聲稱自己是不婚一族,他們有的家庭背景優越、經濟基礎雄厚、外表形象俊朗,但是婚戀態度很不端正。他們的戀愛行為不以結婚為最終目的,有的甚至朝三暮四,到處撩妹,完全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海王」
有的則是喜歡獨來獨往。他們習慣一個人生活,視婚姻為自由的勁敵,是對自由的禁錮,所以不願走進婚姻。
有些「剩男」則是恐婚一族。他們大多有過短暫的婚姻或戀愛史,曾經的心理創傷,讓他們不再相信愛情。
還有的是事業型「剩男」。他們有非常成功的事業,但因為害怕遭受感情上的失敗,所以不大願意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一段感情。他們和「陽春白雪」型「剩女」較為相似:想結婚,在等待,認為完美的自己應該可以把屬於自己的另一半吸引過來。
與城市裡某些「剩男」主觀上不想結婚大不相同的是,農村的「光棍」,有結婚訴求但找不到對象。很多學者調查發現,在農村,50-7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光棍總體數量很少,即便有的男性沒有成家,也多半是由於身體殘疾、精神障礙等原因。
但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出生的人群當中,光棍的數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多,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身心健康的正常人,他們不存在身體、心理和智力上的缺陷,有些甚至是相貌比較出眾的男青年。
而在最近一二十年,農村婚配則出現了突出的問題,表現為:光棍總體數量多,並且是在短期內急劇增多,婚姻是家庭再生產的基礎。光棍意味著家庭再生產的失敗。
一旦男性無法成家,對於他們來說,也就喪失了人生奮鬥的動力。由於沒有成家,覺得丟了「面子」,「光棍」逐漸與村民疏離,村民也在日常交往中與他們保持距離。在自我主動和外界被動雙重區隔作用下,他們個人發展機會減少,最後形成慣習,陷入貧困的「牢籠」。他們在家庭內部、人情交往、公共生活、政治參與等方面處於多重邊緣地位。
此外,龐大的光棍群體還存在一定的社會風險,比如個體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也可能出現性交易、性犯罪等行為,繼而帶來性安全、性健康等問題,從而對社會結構造成衝擊,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
- 趣聞問答
- 答案列表
農村光棍為啥越來越多[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