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臨武縣山區生長著一種特有的植物——龍鬚草。當地人利用其中空、透氣的特性,製作出聞名遐邇的「龍鬚草蓆」
龍鬚草蓆因龍鬚草而得名。龍鬚草細長空心,狀如「龍」的長須。每年六月是採集龍鬚草的季節,由於龍鬚草生長的特殊環境,採集要在臨武地區懸崖峭壁之上進行,草叢中常有毒蛇蜷伏,採集如同「虎口拔牙」「龍頭取須」
採摘下的龍鬚草要馬上進行加工,通過「三煮三曬」「兩浸兩露」等工序,直至綠草變成黃色或白色,再一根根挑選草料,將帶有麻點或脆硬的草剔除。
龍鬚草蓆的生產工藝十分講究,有采草、煮草、曬草、配料、修剪、清洗、晾乾、錘草、刀刮、編席等十幾道工序,編織的花紋有波狀及人字紋、棱字紋等式樣。編織一床龍鬚草蓆最少要用6000多根龍鬚草,需耗時15天左右。
龍鬚草蓆因其柔軟,最宜在軟床、軟座上鋪設;又可任意摺疊,便於旅行攜帶。由於其中空的特性睡在上面,冬不涼身,夏能爽汗,特別適合夏天使用。
臨武龍鬚草蓆,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清朝時曾被作為貢品,故又稱「龍鬚貢席」。1954年,在德國萊比錫世界工藝品博覽會上,它被譽為「世界獨有的手工藝品」
2014年,郴州市將龍鬚草蓆編織技藝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現在龍鬚草編已經開發了不少項目,比如籃子、扇子、手提包、太陽帽等20多個新的龍鬚草編品種。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郴州龍鬚草蓆的作用是什麼?龍鬚草蓆有什麼特點[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