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二妃墓的由來。
黃帝平定天下之後,為了進一步尋求治邦安民之道,遍訪四方大地,曾到過南方的長江、洞庭湖一帶巡察,並登上了熊耳山和君山。《史記·五帝本紀》中有「南至於江,登熊、湘」的記載。「熊」即熊耳山,「耒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東西各一峰,狀如熊耳,因以名」(《史記·封禪書》)。「湘」指湘山,即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矣」(《水經注》)。至今,君山留有軒轅台和飛升台遺蹟。
軒轅台又稱鑄鼎台,相傳黃帝在此鑄鼎。鼎鑄成後,有蛟龍垂 相迎,黃帝便乘龍飛升離開了君山。唐代詩人胡曾有《軒轅台》詩詠此:「五月扁舟過洞庭,魚龍吹浪水雲腥。軒轅黃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蘆葉青。」
軒轅帝在「登熊、湘」期間,還曾張樂②慶功,以正天時人位。《莊子》中有「黃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等記述。相傳,咸池、九韶等古樂為黃帝始制。《呂氏春秋·古樂》有證:「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鍾,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三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據《湘陰縣圖志》記,縣西北洞庭湖濱有鳳凰山(今屬岳陽市屈原行政管理區),即為伶倫「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的地方。咸池、九韶之樂,似萬馬奔騰,似鳳鳥和鳴,似高山流水,先民為之陶醉而翩翩起舞。故後世許多詩人對「咸池」的美妙音韻吟唱不止:「聲音一何宏,轟車曷 車萬輛」「猶疑帝軒轅,張樂就空曠」(唐·韓愈);「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南朝·謝眺);「軒皇張樂雖已矣,此地至今朝百靈」(宋·陸遊)……。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君山二妃墓的由來是什麼?君山二妃墓有什麼傳說[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