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養蛇10多年的老師傅告訴我:看到蛇脫皮必須馬上脫掉上衣,否則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影響蛇壽命的因素很多,但這點最為重要。
靈長類動物包括人類對蛇類的恐懼幾乎刻在基因里,從老到少都是如此。
目前,全世界共有3425種蛇,而我國就有其中的241種。
大部分人對蛇的認知,則是蛇會冬眠,但卻不知蛇也會夏眠。
早在秋天的時候,蛇為了準備即將來臨的冬天,則會開展瘋狂的捕食行動,以儲備脂肪,而夏天蛇也會因為高溫天氣,主動找一些陰涼的地方「躲陰涼」
人們雖然會怕蛇,但很多有些文學作品中卻有很多蛇,比如最讓我們熟悉的《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白素貞是一條1700年的白蛇,而青姑娘也有500歲。
祖沖之的《述異記》也有關於蛇類的記載,文中寫到:「水虺(hui)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再五百年化角龍,千年化應龍。」
水虺(hui)是一種蛇,傳說這種蛇可以活500年。
顯然自然界的蛇是不太可能活這麼久的,那麼蛇的壽命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1、溫度。
蛇類的活動範圍雖然很大,但是在極寒地區是沒有蛇的,可見其活動受到了溫度的制約,自然壽命也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科學家們進一步發現,氣溫影響蛇活動頻率的實質是溫度會影響蛇體內酶的催化效果。
氣溫太低,蛇體內的酶催化效果慢,蛇的活動頻率就低,而溫度過高,蛇也會不適,想盡辦法找水源,找陰涼,讓自己活下去,這就是為什麼農村院子在夏季頻繁有蛇闖入的原因,甚至有的蛇直接藏到空調掛機上。
總之,溫度是會影響蛇類壽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危及生命的。
2、體型。
按照自然界的規律來說,自然體型越大,活得越久。
農村常見的銀環蛇、菜花蛇,這種小型蛇,體長不超過2米,壽命差不多3~7年之間,取個平均數也就5年。
體長2米~5米之間的蛇在自然環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鏡王蛇,壽命在5~12年之間。
體長5米以上的蛇有專門的科目,被稱為蟒或蚺。這些蛇普遍生活在熱帶地區,這裡面就有亞馬遜森蚺,網紋蟒,緬甸蟒,壽命大概在15~20年之間。
一般人工環境飼養的蛇會比野外更長壽一些,即使一些中小型蛇平均也能活10年。
3、天敵數量。
自然界蛇的天敵也是不少的,很多動物都是食蛇的,比如野豬、貓頭鷹、刺蝟、黃鼠狼等等。
一般來說,自然界的蛇,很難活到老死。
蛇脫皮是怎麼回事?
農村的朋友可能不陌生,有的時候上山撿柴,就會撿到蛇脫下的皮,看起來還是挺嚇人的。
蛇脫皮是蛇類的一個生理現象。蛇的外皮實際上包裹著一層角質鱗片,這個角質鱗片一方面對蛇有保護作用。因為蛇是爬行動物,需要貼地活動,這個鱗片不僅能保護蛇的身體和器官,也能防止水分流失。
你可以把蛇個角質鱗片理解為蛇的「外衣」,隨著蛇的長大和「外衣」的磨損,以及受到細菌或寄生蟲的破壞。這個「外衣」不僅容不下的蛇的生長,也難堪重負。所以,蛇需要換一個新的「外衣」
蛇把這個「外衣」即角質鱗片脫掉的過程,就叫蛇脫皮。
蛇為什麼要脫皮?
把蛇皮比作衣服的話,蛇脫皮的原因就是蛇長大了,衣服小了,需要換新的,在蛇的快速生長期,這種脫皮是經常的事,也並沒有產生新的生命,換個外衣而已。
成年的蛇一年要脫3到4次皮,幼蛇處於生長發育期,頻次會達到5次,甚至更多。
當然蛇脫皮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也是非常疼的,可以說蛇脫皮的過程就是正在經歷生死劫。
這是因為蛇脫皮是從嘴巴位置開始的,但最疼的時候是在眼部,因為蛇要在這裡脫掉眼外面的透明膜,這是非常疼的階段,一旦過了這個階段,疼痛就稍微好多了。另外,這個階段也容易卡皮,卡皮的蛇嚴重情況會死亡。
野外遇到蛇脫皮怎麼辦?
農村老人有言,看到蛇脫皮要馬上脫掉上衣,否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有科學依據嗎?
顯然這是毫無根據的,遇到蛇脫皮跟有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之間沒有任何聯繫,只不過是過去認知不足的表現。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蛇脫皮,最好還是果斷採取行動。
這個行動就是馬上離開,這是因為正在脫皮的蛇,也是極具攻擊性的,而且蛇正在經歷「生死劫」。這個時候蛇會更加警覺和敏感,千萬不要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拍個照錄個視頻什麼的,趕緊離開才是正確的,免得被咬。
當然現在是蛇冬眠的季節,野外大機率是沒有蛇的,盡可放心。
- 趣聞問答
- 答案列表
蛇能活多少年?是不是脫了皮又是一個全新的生命[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