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五老是指大革命時期,駐紮在延安時,中央領導和全體機關幹部對徐特立、吳玉章、謝覺哉、董必武、林伯渠五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尊稱。
「延安五老」均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參加革命的老黨員,早在1933年中央蘇區根據地時,他們就擔任了黨和蘇區政府的領導工作。1934年10月,除了吳玉章同志被黨派到國外工作外,其餘四位均參加了長征。紅軍長徵到達延安後,他們五位繼續擔任了黨和邊區政府的重要職務。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又以雪鬢霜鬟朝氣蓬勃地投入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之中。
董必武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新中國法制的先驅和主要奠基人。
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武漢小組代表。隨後建立和發展湖北省的黨組織,任中共武漢區委委員,湖北民運部部長,湖北省委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建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並任湖北省國民黨工作委員會主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學院學習。1932年回國,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工農檢察委員會副主任。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和抗戰勝利後,是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區參加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書記,中共重慶工委書記,中共中央財經部長,華北局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國後,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出版有《董必武選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詩選》、《董必武年譜》。
林伯渠是中國共產黨德高望重的領導人之一,在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後,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財政部長,繼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領導邊區軍民,積極貫徹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權,實行精兵簡政,領導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把邊區建設成為模範抗日根據地。
徐特立(1877—1968),又名徐立華,1930年回國後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創辦了列寧小學、列寧師範等。參加了長征。在延安曾任邊區政府教育廳廳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以八路軍高級參謀長的名義任八路軍駐湘辦事處主任,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謝覺哉,原名謝覺齋,字煥南,學名維鋆,1884年5月出生於湖南省寧鄉縣。1905年考中晚清秀才。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加入新民學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和大革命失敗後的一段時期里,在湖北、上海、湘鄂西蘇區,主要從事黨的宣傳教育工作,先後任《大江報》、《紅旗》報《工農日報》主編。1933年4月到中央蘇區工作,先後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秘書長、內務部長等職,主持和參加起草中國紅色革命政權最早的《勞動法》、《土地法》、《婚姻條例》等一系列法令和條例。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名永珊,號玉章。吳玉章生於四川省榮縣雙廟鄉,父母早死,1896年與游丙蓮結婚。先後就讀於鄉塾,成都尊經書院,貢井旭川書院(自貢市旭川中學的前身)、瀘洲經緯學堂。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中國共產黨,從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進步、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事業奮鬥一生,歷經三個歷史時期,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受到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敬重和愛戴。毛澤東同志讚譽吳玉章:幾十年如一日,一貫的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鄧小平同志高度評價吳玉章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延安五老指的是哪些人?他們做了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