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飛行員的培養需要三到五年,而培養一個機長大約需要七到十年時間,成本投入大約需要600萬元至800萬元。(cpi漲得那麼快,估計早就不止這個數了)。
一般飛行員從飛行學院畢業後,首先要接受兩個月以上的新雇員訓練,然後從第二副駕駛——第一副駕駛——正駕駛——機長,一步步培訓考核。再出色的飛行員,成為一名機長也要經過七年以上的實飛及訓練。此外,飛行員每年還要參加特殊情況、特殊天氣等方面的訓練以及氣象、地理、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培訓。
一位民航業內專家表示,培養飛行員的「時間成本」並不是簡單按部就班就能完成的,其晉級需要達到嚴格的條件。比如說飛行員在從「見習」到「副駕駛」的培訓過程中就需要很長時間。此外,駕駛不同機型、從一種機型轉到另一種機型,例如從駕駛b737換到a330的飛行員培訓都要有很大的投入。
即使你有資格「上天」,還必須做到:
1、起飛前要考試。
當一架航班確定好執飛的機型後,航空公司的排班部門會選擇持有相應機型資格的飛行員上崗,隨後把排班信息掛到「飛行人員準備網」上去。飛行員首先要進入初始健康評估網絡頁面,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選擇「符合」或「不符合」;緊接著,飛行員要依次閱讀航班任務、安全通告、航行通告、起降站航路天氣、航線風險提示、始發機場資料、航線圖、目的地機場資料等。最後,飛行員還要完成一次在線考試,內容關於本機型相關數據和民航法律法規等隨機問題。這樣一趟「走」下來,大概需要半天時間。
2、當前全面檢查。
執飛當天,飛行員要早早收拾好自己的行囊,穿上制服,按規定時間到公司參加準備會,並獲得一份具法律效力的任務書。任務書上面寫明:機長是誰、副駕駛是誰、乘務長和乘務員分別是誰等。機組人員按正常程序通過安檢後,會有「簽派」的工作人員遞上來一份放行單,這份放行單上有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飛機的油量。油量是由電腦軟體計算出來的,但只是一個參考值,機長可以酌情增加。到了飛機上,機組人員分工準備檢查,並根據飛行計劃在計算機里輸入航路、核對航路信息、進離港程序、高空風、溫度等各個系統狀態。同時還要收聽天氣情況,制定離場使用跑道和離場方式。還有人下飛機檢查飛機外部狀況是否適航。
3、自動駕駛不離艙。
在長航線上,巡航一般分為兩套機組,飛行員可以在巡航時輪休,以保證飛行精力。執飛的機組在巡航階段並不是沒事做,而是需要不時地查看飛行參數和飛機狀態。當飛機開啟自動飛行模式時,並不意味著飛行員可以離開駕駛艙,而是要時刻監控飛行路徑,並與每個地面管制部門建立通訊聯繫。飛機下降前,和起飛前一樣,需要收聽落地機場的通知,選擇落地跑道,制定一旦不能落地以後的復飛動作和程序。飛機落地後,飛行員還要進行一系列離機程序,包括結算當次航班的飛行時間、剩餘油量等。
4、鬧離婚不駕機。
飛行員帶著不良情緒上機,精神不集中,這對乘客是不負責任的,也容易出事故。因此,很多航空公司都規定,鬧離婚的飛行員不可以駕駛飛機,必須停飛直到把矛盾解決。
5、飛前8小時禁酒。
在沒有飛行任務的日子,飛行員和普通人一樣。不過,如果第二天有飛行任務,飛行員就必須做到滴酒不沾。按規定,在飛行前八小時,飛行員不可以喝任何帶酒精的飲料。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飛行員?怎樣才能從飛行員升到機長[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