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都是當之無愧的主糧,全世界有將近一半的人口都以水稻為主食。
水稻歷史悠久,原產於中國,後來傳到印度、韓國、日本等地,現代的旱稻也是由水稻馴化而來,成了適宜在缺水地區種植的作物。
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湖南省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已有14 000~18 000年的歷史。在距今約7 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穀和原始農具、穀物脫殼工具,出土的原始陶器也裝飾著稻穗圖案,這說明在大約7 000年前,長江流域便已經規模化地種植、加工、食用水稻了。
因為古代水稻產量不高,加上加工技術不發達,我們現代常見的精白米在古代只有小康人家才能日常食用,底層人民一般吃沒有經過精加工的糙米,缺糧時甚至以小米、高粱等雜糧充飢。但對不愁衣食的人家來說,精白米也不能滿足他們食不厭精的需求,他們還創造了各種花樣百出的吃法。
春秋時期,白米最高級的做法是做成蒸飯,口感比煮熟的飯更好。魏晉時期的人燒飯時加入切碎的蔬菜,做成蔬菜飯,日本現在的竹筍飯、香菇飯,做法跟魏晉時期的蔬菜飯相差無幾。此時也出現了有餡的糯米粽子。
到了唐宋時期,各種類型的米飯就更多了,有加入烏飯樹汁做成的青精飯,加入桃肉做的蟠桃飯,加入蓮藕蓮子做的玉井飯等。宋朝人還會把糯米粉做成乳糖圓子、澄沙圓子、五香糕、廣寒糕等點心。
到了清朝,米飯的吃法就更多了,《紅樓夢》里出現過御田胭脂米、碧梗米等罕見水稻品種,這說明當時的達官貴人已經吃膩了精白米,更加青睞這些珍稀、養生的水稻種類。愛美的古代女性,還把白米磨成細粉,染色薰香後用來塗臉。
到了現代,大米的吃法更是種類繁多了,廣東腸粉、雲南米線、四川糍粑、芒果小丸子,無一不是米粉製品。國外也發明了大米的各種吃法,日本壽司、土耳其米布丁、印度咖喱飯都是聞名世界的美食。
全世界水稻品種雖多,但大致上只分為秈稻和粳稻兩類。秈稻一般生長在溫暖地區,米粒細長,煮熟後不黏;粳稻一般生長在較寒冷的地區,米粒粗短,煮熟後有一定黏性。印度的水稻主要是秈稻,日本的水稻主要是粳稻,而中國兩個品類兼有。
在20世紀初,曾有國外學者認為水稻起源於印度,這個觀念在當時的學術界占了主流。但隨著河姆渡遺址古水稻被發現,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證明水稻起源於中國。到了2011年,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紐約大學通過對水稻進行dna分析,最終確認水稻最早起源於中國。
儘管是水稻起源國,中國還是錯失了水稻的命名權。1928年,日本農學家加藤茂苞在國際上提出,分別把秈稻和粳稻命名為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並於1930年在國際上正式發表了這兩個學名。
中國既是水稻的原產地,又兼有秈稻和粳稻兩個水稻亞種,卻被無視了。中國學者丁穎曾提出把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更名為秈稻和粳稻,但按照國際慣例,已定的學名很難更改。所以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這兩個學名在國際上一直通用至今。
雖然在命名上沒能占得先機,但中國水稻研究卻屢創佳績。袁隆平院士於1973年培育出高產的「三系」秈型雜交水稻,經過多年努力後,又於1995年培育出更為高產的兩系法雜交水稻。而他近年培育的超級雜交水稻,畝產量更是高達上千公斤,大大緩解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糧食短缺的問題。
廣東農學家陳日勝培育的海水稻「海稻86」,可以耐受含鹽量1%的鹽鹼環境,適合栽種於臨海灘涂,有效利用了耕地資源。2014年,袁隆平院士參與了海水稻的研究,並主持了青島的海水稻研究工程,把海水稻的畝產量從150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
為了解決現代農田的重金屬污染問題,袁隆平院士又於2017年運用現代基因技術,發明了水稻親本去鎘技術。鎘是我國農田含量最高的重金屬污染物,食用富集鎘的大米會引發鎘中毒,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日本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痛痛病」,就是食用鎘污染大米引起的,患者全身神經痛、骨痛,骨骼萎縮變形,極容易骨折,使患者痛苦萬分。而新培育出來的去鎘水稻不會吸收土壤中的鎘元素,讓水稻「出淤泥而不染」,保證了糧食安全。
除了培育新稻種,中國在水稻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後來居上,漸漸超過了日本。2000年4月,華大基因正式啟動了水稻基因組計劃,測序的樣本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父本,希望通過測序找出水稻產量相關基因。
而日本科學家早在1991年就已經啟動了水稻基因組項目,測序樣本是日本人喜歡的粳稻品種「日本晴」,這個品種適合用來做壽司,又稱「壽司米」
日本人已經先行一步,有資金有技術,而當時的華大基因一窮二白。外有日本競爭,內有資金困境,可謂是舉步維艱,但華大水稻基因項目組成員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在水稻研究上拔得先籌。在極端艱苦、緊張的條件下,華大基因終於趕在日本之前,完成了水稻基因組框架圖的繪製。
一碗再常見不過的白米飯,背後是中國人上萬年的水稻種植史和中國科學家數十年的努力。
- 自然問答
- 答案列表
水稻在哪些地區是主糧[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