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將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繪得淋漓盡致。這裡,我們一起品讀四首經典詩詞,感受古詩詞中的清明,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躁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離別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點評: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這首詩寫的正是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情景。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點評:春意盎然,山花爛漫。清明節正是世人結伴出遊、踏青尋春的時節。當原野披上綠裝,山花點綴其間,人們穿過柳蔭,盡情遊玩,真是不亦樂乎。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點評:詩人行走在去掃墓的路上,看到野草一夜之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去一年的小路消失了,清明後梨花生長起來,於是感慨萬千,用一個「愁」字,表達出思念之情。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點評:西湖堤岸,春風拂面,楊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帶雨,惹得遊人不忍歸。此詩文情並茂地展現了一幅生動迷人的游春畫卷,構織出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諧春光圖。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古詩[朗讀]
清明節簡介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餘韻悠遠,流傳至今。清明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對於清明節的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毒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中有一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給重耳吃。十幾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的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御林軍上山搜索,但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便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一陣哭拜。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洞,洞裡有 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植樹等一系列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盪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時節同時也是個生機勃發的時日,人們告別蟄伏的戶居生活,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鴦。」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在我國古代,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氣。所以在清明節,很多人會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災都寫在風箏上,等風箏放高時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都讓風箏帶走了。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然盛行。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祭掃的主題。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人們認為,柳樹得春氣之先,每年冬春轉換之際,當四野還是一片蕭條時,總是它最先吐出新綠,因此能帶來好運。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明節,我們除了要對祖先有思時之敬外,也要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祭掃是一種形式,是對先輩的懷念和尊重;文明是一種風尚,是時代發展進步的體現。
緬懷先人,孝敬長輩,珍惜身邊人,也許這正是清明節的意義所在。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餘韻悠遠,流傳至今。清明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對於清明節的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毒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中有一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給重耳吃。十幾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的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御林軍上山搜索,但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便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一陣哭拜。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洞,洞裡有 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植樹等一系列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盪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時節同時也是個生機勃發的時日,人們告別蟄伏的戶居生活,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鴦。」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在我國古代,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氣。所以在清明節,很多人會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災都寫在風箏上,等風箏放高時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都讓風箏帶走了。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然盛行。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祭掃的主題。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人們認為,柳樹得春氣之先,每年冬春轉換之際,當四野還是一片蕭條時,總是它最先吐出新綠,因此能帶來好運。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明節,我們除了要對祖先有思時之敬外,也要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祭掃是一種形式,是對先輩的懷念和尊重;文明是一種風尚,是時代發展進步的體現。
緬懷先人,孝敬長輩,珍惜身邊人,也許這正是清明節的意義所在。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
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七、拔河
早期叫「牽鈎」「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七、拔河
早期叫「牽鈎」「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