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美國的時候,覺得美國人像傻子一樣,到處都是漏洞。任何地方的廁所都有免費紙,有些人定期去扯很多回家,紙都不用買。快餐店的飲料,有的可以無限續杯,有些幾個人買一份飲料,接回來灌到各自的杯子裡;等等。
儘管美國有許多「漏洞」,但作為超級大國,顯然能帶給人以無盡的故事與思考。我來分享一下哪些是去了美國才知道的事,主題主要圍繞著生活、衣食住行、文化衝擊、教育醫療等展開敘說,本文有5千字左右,你也可以跳到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美國的城市風貌與基礎設施
1、去到了美國才知道,紐約的城市樣貌跟我想像的發達不一樣,真實的紐約街景是很嘈雜和市井。
例如,在曼哈頓區路旁,隨處可見的小攤位,賣鮮花的、賣各種小食、賣自製首飾的,賣藝術品等等。我留意一下,發現每個路邊攤都有合法的營業執照。
而街道邊上更是堆放著成堆的打包好的垃圾,老舊的公寓底商,看起來像中國三線城市的街邊雜貨店。
2、紐約,以中央公園為分界線,被分成了上城和下城。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東區,它是全紐約最富裕的一個區域,這裡城建水平、街道的乾淨整潔程度,要比曼哈頓下城和中城好很多。
3、除了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其它地方都是橫向擴張,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鋼筋水泥高樓大廈。
論城市市容市貌,若是對比咱們現在的基建,無論是信號覆蓋、道路路況、地鐵修繕等,美國確實是較差,以至於很多人都說美國是個「大農村」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在一百年前也曾是基建狂魔,如今覺得美國基建破,或許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當初修的老舊了,另一面是現在人工成本太貴,新的建不起了。
但客觀看待一些事情,人家當初的施工質量是可觀的,經常可以看到近百年的帶電梯公寓樓,還在正常居住。
美國的交通與開車文化
1、紐約地鐵的老舊程度令人震驚。
進站刷卡後才知道,地鐵站沒不僅有空調(因為實在太老了,因此很多站裝不了空調系統),而且還沒有屏蔽門,我看著都覺得危險。
值得一提的是,連馬路兩側的站口都不互通,如果走錯了要去的方向的站口,只能重新爬回地面;更慘的是,如果你已經買單程票刷了進去,那你票費算是浪費了。
若干天后,我發現美國各州的地鐵都是如此,尤其是波士頓地鐵,老舊程度讓我懷疑它是從報廢廠撿回來的。
還有,這裡的地鐵跟國內不一樣,出站不用刷,直接推閘門就行。
上下班高峰期時,才知道紐約的地鐵也是人頭攢動,跟國內差不多嘛,車廂內空間相比較擁擠,中間的通道很窄。
2、在美國,即使是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行人並不總是遵守交通規則;在等紅燈時,我發現許多行人匆匆從我身邊走過在。
3、 美國對待狗狗的態度非常寬鬆,狗狗可以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帶進商場、博物館,甚至小狗可以帶上飛機,這讓我感到困惑,不知道這樣的操作是否安全。
4、 在美國,夜間駕駛確實是一項考驗。因為許多道路沒有路燈,而且單行線和轉彎道路非常多。在美國租車自駕游時,我總是保持高度警惕,不敢有絲毫放鬆,那是真的累。
5、機動車都要讓行人先行,有的州是法律明文規定,有的州是出於禮貌。停車場也是看見行人就要停下來讓行人先走,不然會被罵。
此外,紐約人騎自行車很快,且路權意識特彆強,若是你不小心占用了自行車道,多數騎車人會很不耐煩的大聲說你,甚至會飆髒話,因為他們認為被侵犯了路權。
6、在洛杉磯等城市,很多紅綠燈路是不允許右轉,如果被拍下違規右轉,會被視為闖紅燈,罰單通常是在450美元左右。
7、在美國,如果開車遇到警車要求你停車,不管什麼原因都要照做。停車後,千萬不要主動下車,而是應該搖下車窗,雙手放在方向盤上,如果手亂動,畫面可能會變得非常尷尬。
美國大部分停車場都有殘疾人車位,不能隨意占用。因為在美國,停在殘疾人車位是最嚴重的違章行為之一,視各個州的規定,罰單至少的100美元,甚至400美元以上。
9、 由於美國的地理面積巨大,他們在長途出行時更傾向於選擇搭乘飛機,飛機運輸網發達,全國大大小小飛機網上萬個,機票價格也不高。
10、沒去美國之前,我覺得美國面積大人口又少,開車應該很舒服。哪曾想到也會塞車,尤其在波士頓,高峰期時有可能半小時的車程,能開一個多鐘頭才到達目的地。
美國生活習慣與文化出乎我的意料
1、到了美國知道,並沒有網上某些群體說的「隨處可見大胖子」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在美國大城市裡,胖子並不多。而在中部和農村地區,的確有一些胖的比例較高的人群。
2、美國人的穿著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奔放。
在美國東部的城市,當地人的著裝比較保守,在街頭和地鐵上,很難看到穿著比較露的人。
然而,在美國西北部的西雅圖,他們的穿著就變得非常隨意和多樣。
畢竟美國的國土面積之大,不同的州,其建築風格、生活習慣、民風等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3、到了美國才知道,美國人並非都是樂觀外向,不同區域人的性格差異很大。
在紐約,上班族們通常顯得很嚴肅,不苟言笑。而在芝加哥,人們則更加友好和熱情。即使是與陌生人交流,也會相視一笑並打招呼。
4、美國人家庭觀念和我們不同。
老人通常不幫忙照顧孩子,子女很少會贍養父母。老人們要麼相互照顧,要麼住在養老院,主要是靠養老金維持生活。子女的話,一般是每周或每月去探望老人。
不過,美國有些州的法律規定,在父母喪失行動能力時,子女必須贍養父母。這種家庭觀念,可能是美國人重視獨立和自主,不希望過多依賴孩子。
5、美國的衣物晾曬方式有特別。
在美國有些城市,衣物和床單不能晾曬在戶外,違者罰款。這可能是出於美觀考慮,或者是因為擔心衣物粘上花粉影響到過敏人群。
此外,烘乾機和電費在美國並不昂貴,例如在加州,居民用電一度通常在0.15美元,因此晾曬衣物的需求並不大,這種規定也並沒有給生活帶來太大不便。
6、美國人使用洗衣機的方式非常隨意。
我曾在澤西市租房時,看到房東將鞋子和內衣一起放進洗衣機清洗。洗衣機似乎是「萬能」的!腳墊都能往裡扔。
7、美國人沒有那麼愛衛生。
很多青少年房間經常是一地雞毛,什麼衣服鞋子、課本啊,化妝品,吃剩的東西胡亂掉在地上。車裡也一樣,副駕駛和後排座椅下方一片狼藉。
美國青少年離開家裡去上大學,如果是租房,很多人很不習慣用手洗碗,畢竟在家裡都有洗碗機,所以吃完的碗泡在水池裡,幾天不洗是很常見的事。
8、在美國,小費文化非常普遍。
服務行業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客戶的小費,因為很多美國餐廳的服務生、送餐員、酒店客房服務人員的底薪都很低,真正維繫他們生活的就是客人們給的小費。
在餐廳就餐時,一般需要支付15%~20%的小費,而點外賣時,需要給送餐員10%~20%的小費。
這種小費文化,按照他們的說法是對服務行業的尊重和認可。
從從另一面看,在美國,小費開支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9、與咱們國內相比,美國的公共衛生間相對較少。
免費廁所只有在旅遊景點、公園、商場、車站、碼頭等地方。而在餐廳里的廁所,基本上都是被上鎖了,需要在餐廳里消費才能免費上廁所。
10、美國朋友特別不見外。
他們會很隨意地直接往你床上一坐開始講話,你的零食都是隨手拿起來吃,爬上你床和沙發都是不脫鞋不脫外套的。
11、在美國,買車既方便又便宜。
普通美國人常常換車,二手車市場非常發達。國內40萬的奔馳,在美國二手市場上可能只需要兩萬美金。
保時捷卡宴聽起來很豪華。
新車一般是六萬多美金,二手的價格也只有三四萬。
所以,看到留學生開寶馬奔馳,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是富二代。由於美國的公共運輸並不像國內那樣發達,許多人不得不購買汽車,否則連超市都去不了。
12、在美國婚禮習俗與國內有很多的差異。
首先,結婚並不一定要有房有車,婚禮的花銷通常由女方承擔,有些則是共同承擔。
其次,美國人喜歡將婚禮舉報成一場派對,通常會持續兩三天。婚禮期間,親朋好友們會從外州甚至外國趕來參加,大家一起喝酒、跳舞、狂歡。
再者,與咱們傳統婚禮的禮金習慣不同,美國婚禮上賓客們通常會送禮物,而新婚夫婦會提供一個禮品清單,親友們可以根據這個清單來選擇合適的禮物。
此外,參加婚禮的賓客可以帶一個約會對象,這個人不必是他們的伴侶,甚至可以是剛認識的人。
美國的婚禮習俗更加注重個人的喜好和選擇,強調輕鬆的氛圍。
13、美國人在資源浪費方面,空調使用尤為明顯。
冬天,室內的暖氣足以讓人穿短袖;夏天,室內空調冷得需要外套。商場、學校等地方的空調通常全天候開啟。
而且許多美國人對寒冷似乎毫不在意,穿短袖短褲的男生,和穿低胸露背短裙的女生,讓我覺得仿佛自己穿越了。
14、很多美國人對基本地理常識確實知之甚少。
有些人以為柬埔寨在非洲,以為歐洲是一個國家,甚至不知道喬治亞這個國家的存在,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
再來說說飲食文化
1、 美國人和我們的用餐習慣有很大的差異。
他們基本上對午餐比較敷衍,常常只吃一個漢堡、三明治或一份卷餅,甚至有時候一份沙拉就能打發了。
2、美國人也習慣喝冰水,並且喜歡加冰塊。
夏天喝冰水可以理解,但冬天也是如此。往往很多美國人喜歡一個杯子裡一半加冰一半加自來水,甚至女生生理期時,也是毫無顧忌喝冰水,痛經了就吃止痛藥。
3、在美國,咖啡無處不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套咖啡設備。在公司里,一般是用咖啡膠囊,放進膠囊咖啡機里,大概半分鐘就能製成一杯濃縮咖啡。
4、他們的社交方式讓我很不習慣,就是一大群人舉著一杯喝不完的酒,站著能聊好幾個小時。
對於飲酒,美國的法定飲酒年齡是21歲。未成年人不能買酒,如果店家猜不透顧客是否成年,基本會要求出示證件。
5、美國的中餐館基本上以粵菜為主,川菜湘菜為輔,廣式早茶很多都是那種小推車的,蠻好吃。
不過,美式中餐自助經過了改動,很多都是各種油炸品,各種酸甜口味,對於我來說可能不太適應,但很受當地人歡迎。
美國的治安真的很差嗎
可以說是兩面性,有安全、也有危險的地區。
洛杉磯,美國第二大的城市,行走中心街上或河沿岸,你會看到許多流浪漢,因為在洛杉磯有上萬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而同樣是在洛杉磯,只是不同的區,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好萊塢的山地區或比佛利,幾乎看不到一個流浪漢,而且經常有警車,甚至直升機巡邏。
據了解,美國是以地區納稅額來分配警力的,越有錢的地區警察越多!簡而言之就是富人區的治安相對比較好,尤其是遊客多的地方警力都比較充足,有問題找警察,絕大多數美國警察客氣又周到。
這種現象讓我感覺到了美國社會的分裂,貧窮家庭的孩子很難有機會改變自己的階層。
所以,每當有人在質疑國內「一考定乾坤」的高考制度不公平的時候,我就想說雖然也存在著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但是改變命運的機會還是遠超歐美的。
中國不好麼?中國挺好的!
教育醫療方面跟我想像中不一樣。
在美國生活的經歷讓我對教育和醫療有了全新的認識。曾經以為美國的教育和醫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可事實上它們並不像我想像中那麼完美。
美國並不像鄰居加拿大,它不是一個福利國家。
醫療價格非常昂貴,有保險的情況下,費用相對會降低,但保險本身的費用也可能很高。
我在美國工作時,每年需要支付四千多美元的保險費用,雖然這可以讓他免費體檢和日常診療,但相比之下,如果在國內購買商業保險,這筆費用已經足夠了。
在美國,醫療保險通常是人們的主要支出之一,沒有保險的情況下,看病費用可能讓人承受不起。例如看一次診就要100多美元,叫一次救護車要四五百美元,生個孩子就得花費2萬多美元。
教育方面,美國對各個年齡階段的教育方式有明顯的差異。
在孩子們四五歲時,讓其盡情「撒野」,而美國家長則只是在一旁喝咖啡聊天。
然而,美國其實是挺重視兒童和青少年成長的。
例如,在機場或者大巴站,帶兒童的家長,即使是購買最普通的票,也跟vip乘客一樣優先安檢或者優先上車通道。
至於小學和中學基礎教育,作業題不再是繁瑣的數理公式,而是要求孩子表達觀點,如「假如你是市長,你會提出哪些政策來幫助這個城市?」
學校在假期都會組織各種趣味夏令營,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亞洲學生比,美國學生的確不怎麼「會讀書」,但是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卻是很好的。
但是,美國的高等教育卻讓我感嘆:「太貴!」
雖然美國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研討會和博雅教育的形式也讓人耳目一新,但美國高等教育的費用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高昂。
私立學校每年五萬多美金的學費,對於留學生和普通美國家庭來說都難以負擔,尤其是許多美國家庭並沒有存錢的習慣。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許多家庭不得不選擇申請學生貸款。
截至2021年,美國學生貸款債務總額已超過1.7萬億美元,是僅次於抵押貸款的第二大類消費貸款。
我在美國時聽到不少朋友抱怨學生貸款的問題,畢業前就背上了數萬元的債務,工作後每個月要還貸款,有人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才能還清。這還不算之後的房租和房貸壓力。
因此,一些家庭條件不那麼富裕的人,可能會產生反智想法,認為大學是資本主義專門為了騙錢的勾當。
說到最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時候聽說的或許是被灌輸的,或許是被誇大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只有你真正見過、思考過,才能形成自己的眼界和觀點。
私塾師兄(完)
- 留學移民
- 答案列表
有什麼事是你去了美國才知道的[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