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書說:「斗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就是說,芒種的這個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芒種民間也稱其為「忙種」。這個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
芒種節氣在農耕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指導著農事耕種。芒種時節氣溫升高、降雨量增加,這樣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無論從播種和移栽來講,都是很適宜的。因此,在農業生產上,一方面是小季的禾穀類有芒種物已經成熟,必須及時收穫;另一方面必須抓緊時間,搶種大春作物,及時移栽水稻。故有人把「芒種」稱為「忙種」,說明到了這個時節,已是農業耕種最忙的季節。
民間就有「芒種不種,種了無用」的諺語,這意味著春播作物如包穀、豆類、棉花等到了芒種,一般已是較晚的播種期,必須搶時播種。其他如烤煙和紅苕等,也必須搶時移栽。否則,錯過了季節,就要嚴重地影響產量。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是息息相關的,其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種是很忙的節氣。陝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
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穀"。四川、陝西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後,忙種豆"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芒種與生產生活的關係[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