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髮之年是15歲。清朝以前漢族男孩15歲時束髮為髻。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也就是說不再是孩童,即束髮入學。在《大戴禮記·保傅》中道:「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很多古人對年齡的稱呼,都與頭髮有關。除了垂髫外,還有總角、束髮、弱冠、及笄、黃髮等。
古時孩童,把頭髮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指的是八九歲到十三四歲。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
弱冠指的是古時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禮,結髮戴冠。因此時身體還不夠強壯,故稱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禮,大約到了十五歲,女孩子就會把頭髮束起來,佩戴上笄(也就是發簪),表示自己已經成年,可以許配人家。
黃髮則是用來形容長壽的老人。古人認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因此黃髮是長壽的標誌。
- 健康問答
- 答案列表
束髮之年是多少歲[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