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主要吃菜飯、糯米飯、八寶粥、黃芽菜、涮羊肉、糖炒栗子、溫補雞湯等。其中,小寒吃菜飯是南京地區的傳統食俗。到了小寒這天,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的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十分鮮香可口。
小寒介紹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於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池曉玲說,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
除此之外,涮羊肉火鍋、吃糖炒栗子、烤白薯也是小寒時尚。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進入小寒年味漸濃。古時,人們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已漸漸淡化,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年當中最冷的時候,但還未到極點。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它是屬於冬季的第5個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雖然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冷到極點,它與大寒、小暑、大暑這些節氣一樣,只是用來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到了,寒冬臘月就要來了,所以古時候非常在意這個節氣,因為它的到來對於生活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要開始儲存糧食準備過冬了,小寒在農事上也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小寒節氣的由來
我國古代把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的,這個時候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都能夠看到喜鵲,並且能夠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間段,「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 健康問答
- 答案列表
小寒吃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