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後表達了一個重要觀點:各國進行改革都經歷了犧牲和流血,但中國尚未有此經歷。因此,譚嗣同願意為改革付出代價,他的改革目標是建立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然而,無論是從中國歷史的角度還是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封建帝王都對資本主義持強烈敵意。這一點可以從英國和法國等國君主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被廢黜的歷史事實中得到印證,清楚顯示了封建與資本主義的不共戴天。
封建帝王之所以懷有敵意,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早在秦漢帝國時期,統治者就對商人表現出擔憂。在秦國和秦朝時期,商人曾受到嚴重迫害,而在後來的秦朝和西漢時期,商人常常遭到無故的財產沒收,並被棄之邊疆,成為戰爭的炮灰。歷代王朝也一直對商人持敵意,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對商人的迫害達到了巔峰。這種態度早在西漢時期就有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務農不如從事手工業和貿易,因為商業能夠更快地創造財富。這一邏輯在今天仍然適用:經商可以積累巨額財富,而農民和工人如何能夠達到同樣的財富水平?從這個角度看,古代人對很多事情的認識不遜於今人。商業的發展,會使商人通過各種手段積累財富,最終對朝廷構成威脅。因為古代的商人一旦擁有豐厚的資本,他們通常會加速土地的集中,同時吸納大量流民成為他們的勢力。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限制,就會導致新的割據勢力的興起,甚至可能顛覆朝廷。這也是古代帝王深感痛恨商業的原因之一。其次,商業的興盛會使廣大農民認為從事農業不如從事商業有出路。這可能導致社會崩潰、封建秩序的崩潰,以及新一輪的流民潮。畢竟,商業需要建立在工業和農業基礎之上,否則整個社會就會崩潰。如果沒有工業和農業的基礎,社會全面從商只會導致混亂。這也是封建帝國必須全力抑制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因之一。
3、工人問題:對於封建帝國來說,最具威脅性的問題之一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因為這會導致封建帝國的崩潰。儘管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清朝被資產階級革命所推翻,但被農民起義所衝擊,最終失去統治權的王朝則不勝枚舉,比如東漢。如果封建帝國放任商業發展並允許資本主義壯大,那麼,封建皇帝將不僅需要面對資產階級革命和農民起義這兩大問題,還需要應對工人運動。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導致工人階級的形成,工人階級的革命組織性遠高於農民起義。因此,要應對工人運動,封建帝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也是封建帝國不得不全力抑制資本主義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什麼封建帝王普遍仇恨資本主義[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