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的雅稱有:不櫛進士、掃眉才女、女士以及女才子,女秀才。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不櫛進士的出處:唐朝劉納言的《諧噱錄·不櫛進士》中「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這句話的意思是:關圖的妹妹很有文才,大家都說她是一個不輸於進士的才女。
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掃眉才女的典故出自:唐德宗時,朝廷拜中書令韋皋為劍南節度使,韋皋他聽說薛濤詩才出眾,而且還是官宦之後,就破格把樂伎身份的她召到帥府侍宴賦詩,薛濤遂成為成都著名營伎。一年後,韋皋惜薛濤之才,準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後雖未付諸現實,但「女校書」之名已不脛而走,同時也被世人稱為「掃眉才子」
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女才子,女秀才,對於德高望重的女才子也可稱為先生。
- 健康問答
- 答案列表
古代才女的雅稱[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