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清代的「鐵帽子王」,讀者朋友都是有一個大致認識的,所謂的鐵帽子是指世襲罔替之意。但是同為鐵帽子王,也有略微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功封」和「恩封」上面。
清初時期,開國諸王的爵位在承襲時,基本上都是不降等的,比如禮親王代善的子孫,承襲的都是和碩親王爵。無非就是名號發生了變化,由原先的禮親王變為簡親王、巽親王、康親王,等等。
也就是說,開國諸王死後,他們的子孫實際上已經享受到了世襲罔替之制。只是當時在體制方面,並沒有鐵帽子王的說法。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為睿親王多爾袞平反後,將開國諸王的爵位正式定為世襲罔替,所以從此以後,才開始有了鐵帽子王的稱呼。
開國諸王中,共有八個鐵帽子王,依次是禮親王、睿親王、鄭親王、肅親王、豫親王、莊親王、順承郡王、克勤郡王。
雍正時期,和碩怡親王允祥死後,雍正皇帝念及皇弟之功績,賜予極大的恩榮,不過終雍正一朝,允祥並沒有獲得鐵帽子王這一榮譽,只是說「可世襲罔替」
乾隆即位後,正式將怡親王的爵位定為世襲罔替,故而怡親王成為大清入關後第九個鐵帽子王,且是第一個恩封的鐵帽子王。
乾隆以後至咸豐朝的近百年時間中,再也沒有出現過恩封鐵帽子王,到了同光時期,才陸續出現了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三個恩封鐵帽子王,如此有清一代就有12個鐵帽子王。
那麼,功封鐵帽子王和恩封鐵帽子王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其一、含金量不同。
開國諸王的爵位都是以戰功獲得的,他們是愛新覺羅氏家族創業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縱觀關外以及清初的諸多戰役中,諸王基本上都是獨當一面的統兵大將,沒有他們在戰場上廝殺,大清就不可能入關鼎定中原。
誇張一點說,大清的江山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有資格做皇帝,像代善、多爾袞等王,巔峰時期他們的權力都無限接近皇帝。
只是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皇帝。所以在位的皇帝既要依賴他們,也必須給予他們最高的待遇。換句話說,親王、郡王皇帝是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而且還得讓他們的子孫享受世襲罔替的至高待遇。
恩封的鐵帽子王就不同了,他們本身就不是憑藉軍功晉級的,這也意味著他們在大清社稷方面不占有話語權。
恩封的本質還是出於皇帝的個人喜好和兄弟感情,與功封必須給的情況不同,恩封全憑皇帝意願,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
反映在朝班位次上,功封鐵帽子王的站班都在恩封鐵帽子王之前(按例禮親王排第一),當然這裡說的是爵位同等的情況下。如果是鐵帽子郡王的話,那麼就要排在親王之後。
其二、政治地位不同。
開國諸王,確切地說是開國親王,他們都是八旗旗主王爺,清初時期都是各領一旗,權勢很大。
比如禮親王領正紅旗、睿親王領正白旗、豫親王領鑲白旗、鄭親王領鑲藍旗(不同時期所領之旗有變化),等等。
清初時期,八旗旗主不但享有參政議政之權,而且對旗下軍民享有生殺予奪之權,就連皇帝也難以干涉旗內事務。
八旗旗主早在天命時期就已基本成型,其後的天聰、崇德年間雖有調整,但沒有從本質上限制他們的特權。
康熙皇帝執政期間,八旗旗主的權勢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康熙帝將諸皇子分封與下五旗,當是被分封到下五旗的皇子們不是旗主,他們只是分到數量不等的牛錄,官方的說法稱他們為「八旗領主」
通俗地理解就是,下五旗原先只設一個總經理,康熙之後撥出一部分牛錄,讓皇子們成為各部的經理,以達到分權的目的。
八旗之中旗主王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儘管康熙、雍正兩代帝王儘量稀釋旗主王爺的實權,但終清一代,旗下之人仍對旗主王爺敬畏三分。
其三、經濟待遇不同。
關外時期,諸王就已經分到了數量極廣的莊園、土地。入關之後,諸王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憑其軍功獲得大量的賞賜,其領有的莊園、土地成倍數增長,他們在關外、關內以及京師附近的田產,動輒幾萬畝。
就拿睿親王家族來說,其莊園田產跨越數省,占地三十多萬畝。靠著這些財產,睿親王的子孫一直到宣統年間,依然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
相比較而言,恩封鐵帽子王由於所出的時代不同,從康熙諸皇子分封開始,因關外、關內的土地所剩不多,加上宗室繁衍的緣故,一般皇子所分到的莊園田產,為數僅有幾千畝,不及開國諸王的零頭。
就拿怡親王家族來說,田產一項只有區區一萬多畝,不及睿親王家族的三十分之一。實際上,恩封鐵帽子王,除了享受世襲罔替的政治待遇外,在經濟上基本上和普通的親王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同樣是鐵帽子王,恩封的和功封的有何本質區別[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