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啟動冰敷,48 小時後再啟動熱敷。
崴腳可惹起軟組織損傷、韌帶撕裂、撕脫性骨折等疾病。損傷部位會出現腫脹、出血等症狀。此時應啟動冰敷以收縮血管,增加出血,緩解腫脹和疼痛。
在崴腳後 48 小時內,可經常使用冰袋或毛巾包裹冰塊敷在受傷部位,每次冰敷 5~分鐘,每天 3~4
次。要求留意的是,冰敷時防止將冰塊直接敷在皮膚上,以免惹起凍傷。
在崴腳 48 小時後,出血和腫脹曾經基本中止,此時可以啟動熱敷或其他物理治療,以促進血液循環,減速炎症吸收和組織修復。
在啟動熱敷時,可以經常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受傷部位,每次熱敷 5~分鐘,每天 2~3
次。要求留意的是,熱敷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假設崴腳後出現嚴重的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以明白損傷水平,啟動針對性治療。
- 健康問答
- 答案列表
崴腳後應進行冰敷還是熱敷[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