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的需求其實都跟我們自己的需求是一模一樣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被寵愛,被關注,被尊重,被看見。
(1)被愛
每個人的心裡無時無刻都有期望被寵愛的需求,我們的身體也需要被愛,比如生病就是身體在向我們渴望愛,可能是工作太忙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把身體累垮了,所以身體機能鬧脾氣,讓身體停下來休息好,再做事。再比如,如果我們在使用身體的時候,沒有「雨露均沾」,而是有一些壞習慣過度使用某個部位,那麼這個部位就會抗議,出現勞損的情況,需要身體休息,需要重新調整人體使用習慣。
不光我們的身體會這樣,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心靈也會這樣。每一個人都是缺愛的,因為我們的成長環境,首先缺乏的可能就是物質了,很多人在物質方面還不能夠做到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而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所以缺愛;我們父母的意識,在更早一點的年代,大多數的父母關心的是怎麼把孩子養活養大,沒有心思去關注孩子是不是需要愛,關注或者尊重之說,甚至有的父母還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自己的孩子,說自己孩子的缺點,引來眾人的譁然大笑,還覺得是開玩笑,有趣,完全不顧是否這樣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這是父母意識不到,可能我們的父母也是在這樣的氛圍里長大的,理解不了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父母也沒錯,只是還意識不到,因為條件有限,自己的功課還沒修好就做了別人的父母,被生活的柴米油鹽折騰的沒有更多的心思去關注自己內心的世界,活著就已經很好了;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也會讓我們缺愛,社會競爭越來越大,我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關注身邊人,甚至沒有時間關注自己,自己一直在一個緊繃的狀態,害怕被工作淘汰,被社會淘汰。
(2)被關注
自媒體時代,整個網絡都瀰漫著一種求關注的氛圍,有些網絡博主,帶貨主播為了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各種無底線無原則的「賣乖,賣慘,賣自己的隱私」。當然這些都是由於背後的商業目的,所以這麼多的人會有這種行為。我們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求關注也是我們一個很大的需求,比如我努力工作,努力把業績做好,我努力把自己打扮漂亮等等,都是想要被多關注一些。對,這是自己的需求,當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會失落,會沮喪,會有負面的情緒。
(3)被尊重
被尊重的感覺比前面兩個都要好,已經超出了愛和關注的程度了。被尊重意味著自己在別人心中是有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的,我們可以跟一個詞聯繫起來理解「德高望重」,這是很高的評價的。每個人都有需求被尊重,即使是一個路邊的乞丐也是有這個需求的。
(4)被看見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被看見,不同的人渴望程度不一樣。自己體會了之後就不再多說了。
當我們知道了我們身邊人的需求了之後,我們接下來怎麼做呢?
我認為,先別著急著為別人付出,而是先把這些我們自己也有的需求讓自己先體驗,先豐盛富足了,在慢慢的去把能量分給身邊的人。因為當一個人自己能量不足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真正的愛別人的,這是畸形的愛,這是有目的的愛,這是會讓人有負擔的愛。無論你是什麼角色,在自己沒有豐盛富足之前你只是你自己,一個渺小的自己,你需要抽回所有的注意力和能量回到自己的身上,給自己豐盛的體驗。
自己豐盛富足了,再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慷慨布施,顏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在布施的時候,依然還是要讓自己保持清醒,止語,慎行。只有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才知道把握分寸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我是一切的顯化,一切都是我的顯化。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好人,也沒有所謂的壞人,只有不同需求的人,讀懂了自己的需求,也就讀懂了別人的需求。
寫在最後的話:
親愛的自己,請你升起你的慈悲心,照見天地,照見自己,照見眾生,接納,包容,允許一切情緒穿過自己,只是靜靜的感受,覺察。清醒的活著,只在需要你的地方奉獻自己,其他的時候保持安靜休養自己。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我們身邊的人需要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