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雍正生於1678年12月13日,逝世於1735年10月8日。原名愛新覺羅・胤肚,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
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
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雍正的歷史[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