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說文解字》解釋為均布,即古代調音律的工具,說明律有規範人們行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遵守的規範.在秦漢時期,法與律二字已同義.《唐律疏義》更明確指出:「法亦律也,故謂之為律」.把「法」和「律」連用作為獨立合成詞,卻是在清末民初由日本傳入。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律什麼意思:律之的解釋是什麼[朗讀]
律釋義:1.法則,規章:紀~.法~.定~.規~.清規戒~.~師.2.約束:~己.3.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呂(古代用竹管製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的六個管稱「呂」,後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稱).4.舊詩的一種體裁:~詩.5.姓。
「律詩」中的「律」的意思是:沒有具體意思,只是舊詩中的一種體裁.1.律詩簡介: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
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
律lǜ〈名〉(1)(形聲.從彳(chì),聿(yù)聲.本義:法律;法令)(2)同本義(多指具體的規則、條文)律,均布也.——《說文》出以律.——《易師》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