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běn折本折本shéběn1.賠本,虧本.「平兒不願跟著,趙三自己進城,減價出賣.後來折本賣.」蕭紅《生死場》五「科名不來,學問在我,原不是折本的買賣.」清鄭燮《濰縣寄舍弟墨第四書》2.折本:古代由長卷折迭成的書本.「書本由卷子摺疊而成.卷不如折本翻閱之便.其制當興於秦漢間.」葉德輝《書林清話·書之稱本》3.即奏摺.「顧大人見駕,遞折本,萬歲御覽.」《續小五義》第十九回。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折本什麼意思:拮据什麼意思[朗讀]
拼音:[shéběn]意思:賠本引證解釋:1、賠本,虧本.蕭紅《生死場》五:「平兒不願跟著,趙三自己進城,減價出賣.後來折本賣.」2、折本:古代由長卷折迭成的書本.3、即奏摺.示例: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擴展資料近義詞:賠本、蝕本一、賠本拼音:[péiběn]意思:本錢、資金虧損詳細釋義:本錢、資金虧損.《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選本總以行為主,若是不行,書店就要賠本.」示例:他不是只做賠本生意的傻瓜,而是誠信經商的典範.二、蝕本拼音:[shíběn]意思:虧本;賠本.引證解釋:虧損資本;賠本.洪深《香稻米》第二幕:「有句俗話:'千做萬做,蝕本生意不做!'做到生意,總要想賺兩個的.」。
應該是舍本求末成語發音:shěběnqiúmò成語釋義:舍:捨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成語出處:《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折本:shéběn虧本.蝕本:shíběn虧損本錢:做生意可不容易,弄不好就蝕了本|不蝕本已是萬幸,哪裡還指望他賺錢呢.從意思上兩者是一樣的.區別在於,前者多是商人自主選擇的,明知賠錢,也要折本來賣.後者只表示後果,就是買賣結束(或者沒結束),發現自己賠本了。
【成語】:掂梢折本【解釋】:墊錢虧本.梢,錢的市語.【拼音】:diānshāoshéběn【簡拼】:dszb【出處】: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休置俺這等掂梢折本的賠錢貨,則守恁那遠害全身的安樂窩.」【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虧本。